南投樹德半山夢工廠 30億打造綠色企業總部 

綜合報導  / 南投縣

南投縣有一處新的遊樂地點「樹德半山夢工廠」,這幾年非常受到親子歡迎,這是台灣收納盒龍頭樹德企業,斥資30億利用綠色建築工法打造的企業總部,對很多民眾來說,這是遊樂的地點,而對樹德企業來說,這裡是創造綠色奇蹟的地方。這個在台灣經營50年,六成營收來自國外的台灣塑膠盒收納品牌,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再生材質的塑膠盒,你說塑膠可以回收,但是要用回收塑膠再製程塑膠盒,而且依然要保持耐用堅固的特性,需要功夫,樹德企業努力撕除塑膠盒不環保的標籤力拚轉型,今天透過鏡頭帶您走進這個夢工廠,從產線、進料到世界最大的自動倉儲,來認識收納盒的綠色循環。

    吃的喝的用的,生活中零碎的小東西,怎麼收納如何收納,有個收納箱讓你事半功倍,你說塑膠收納盒比較不環保嗎,走進全台最大的收納盒製造廠,或許能顛覆你的想像,主體走道勾勒出如大樹一般不停成長的意象,這是是樹德斥資30億為自己蓋起的家,利用綠色建築工法,有效節省40%水資源、60%的電能,要打造全台堪稱最永續的企業總部。

    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我在塑膠工廠長大,我很好奇這些產品後來到了哪裡,所以這個問題讓我覺得說,如果有一個循環的系統該有多好,塑膠本身它不應該被貼標籤,它是可以搖籃到搖籃的。」

    那是人人都會用到的收納盒,在經過50年的努力打進了國際市場,營業額有六成來自外銷,如今第二代接手,他們努力撕除標籤,從原物料、製造到運送徹底轉型。工廠時不時會傳來清脆的沙粒聲響,這是進料時的獨有的奏鳴曲。

    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我們從用正壓供應到,九座大的儲料桶,再用負壓供給超過,五十部百部的射出成型機,用氣體力學氣體動力,去節省掉至少六到八個人工,也相當的節電節能。」

    透過垂直天花板的空間,40支的玻璃管和2支的金屬管,從事先建置好的9座中央供料槽,用氣體力學的方式進料,不用任何一度電,取代力倒料更減少職災,要把人力用在最精準的地方。

    主播雷雅:「23台機台,24小時全天候運轉,而且全自動化之後,其實機台旁邊不再需要有人力,而這些成型的成品,主要會透過這些輸送帶,一路傳送到最後方再做人工品檢。」

    減少產線上的人力,工廠就能視情況降低照明減少用電,把火力集中在後端人力品管,要求產品製造數據化,掌握加熱的溫度、時間長短,大幅減少40%的能源耗損,他們甚至挑戰全世界最高的自動倉儲系統。

    13層樓高的倉儲,好似進入異世界一般,就靠著四台星際飛梭搬運,省去一千多坪的倉儲面積,樹德企業倉儲管理師簡松柏:「以倉管一個人的上限大概是一百板,那我們這個自動倉儲的話,它現在目前可放3千板,然後3千板公司要請30個人,現在目前只需要我一個人,就可以管理3千板。」

    AI倉儲的自動理倉功能,能分析跟蒐集資訊,熱銷商品會自動放在外層,方便人員快速調貨,打造4.0智慧工廠,但綠色工廠不是盡頭,綠色產品才是終極目標,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生質材料為基底,我已經賠了好幾千萬,做了木粉的射出做了米糠,做了麻麻因為它耗水,我也沒有覺得它很環保,所以那個我沒有繼續,但是只要能跟回收有關,像我們那個事業體,我們就是自己的那一定收,自己的線上就收完,我們也收外界的。」

    就在繳了千萬學費,付出10多年的青春,在研究團隊的努力下,總算有了一點小小的成果,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這個設備就是我們自己跟廠商,我們內部外部一起合作研發的,我們把這個回收分類,然後再來破碎,就可以把它還原造粒出來,就好像變魔法一樣,他們把回收回來的無毒塑料,經過分類進到機台,再次造粒,成為下一批產品的材料,創造循環經濟。」

    樹德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張梓桂:「試出來的這些成果失敗好多。」只是這個配比要怎麼做,才能兼顧產品環保與品質,得要不停嘗試,樹德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張梓桂:「我們現在研究說,從整個射出的參數改變,然後模具的改良,只有我們做到。」這個做到,是整個團隊15年的心血。

    主播雷雅:「像這種桌上型的資料櫃,是他們賣得最好的產品之一,也因為它的量其實非常的大,所以現在也力拼,希望這樣子材質的產品,能夠擁50%的回收料。」

    從最大宗的產品下手,改變消費習慣,也邀請民眾加入循環的行列,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因為PET是有人在回收它是1日,可是你可以想到,2號到7號之間發生什麼事,就在我的廠內找一快地方,把它介紹得很清楚,然後同時我也收,再給一些優惠卷抵用金獎勵,來鼓勵我們可以做。」

    永續經營環境管理,是社會責任也是製造業生存的必要條件,樹德企業董事長吳宜叡:「台灣的製造業不管他是內銷外銷,他絕對是利潤空間,被壓縮到最低的一塊,但他卻是被政府民眾,期待最高或要求最高,那我們需要的就是明確的,比如說做法規範,然後是讓製造業可以生存,然後又可以知道該怎麼做。」

    正因為被高度期待,在摸索的過程更需要一盞明燈,好指引企業活下去與土地共存的方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