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高關稅擋中國傾銷 韓對中貿易首現逆差

綜合報導  / 美國

美國歐盟和中國的貿易競爭越來越激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2日宣布,針對部分中國進口產品大幅加收關稅,8月1日開始生效。而歐盟也要開始調查中國對電動車的國家補貼是否合理。隨後歐盟中國商會21日示警,中國政府可能考慮提高,從歐盟或是美國進口的大型汽車臨時關稅到25%。貿易戰火越來越旺。而南韓媒體報導,南韓2023年對中國貿易出現赤字,這是1992年和中國建交以來第一次,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半導體關鍵原物料,太依賴中國。

美中貿易戰看似越演越烈,美方再出招,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說:「我預計下週將發布公告,傳達具體的關稅細目,關稅稅率和擬議增加的時間,以及排除程序的細節。」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2日宣布,針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包括電動車電池,電腦晶片醫用商品大幅加收關稅,8月1日開始生效。

美方出手歐盟可能也要加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如果證明中國對電動車的國家補貼非法,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針對性」關稅,預計6月5號前會決定,如果確定後將從7月4日開始實施。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05.06)說:「我相信如果競爭公平,我們和歐洲將擁有繁榮的持久經濟,更多就業機會,當然今天我們也將討論嚴重的不平衡問題,這是一個令人高度關注的問題,正如我們所表明的,我們將捍衛我們的企業,我們將捍衛我們的經濟,如果需要我們將毫不猶豫地這樣做。」五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會談後,馮德萊恩發表強硬宣言,當時就引發各界關注,讓中歐貿易戰飄出煙硝味。

而親中的匈牙利,外長接受NHK訪問,他表示加徵關稅對歐洲經濟來說極其危險,隨後歐盟中國商會21日示警,中國政府可能考慮提高,從歐盟或是美國進口的,大型引擎汽車臨時關稅到25%。眼看歐盟美國以及中國三方即將開火,南韓媒體報導,南韓2023年對中國貿易出現赤字,是1992年和中國建交以來第一次。

新聞主播說:「南韓對中國的出口一直在減少,而對美國的出口卻在增加。」文中指出,韓中自由貿易協定在2015年生效後,南韓起初嚐到甜頭,對中國有高額貿易盈餘,但因為半導體關鍵原物料,高度依賴中國等等因素,去年出現175億美元貿易赤字,而且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路透報導,中國英國商會表示,中國去年8月以來,雖然推出48項措施,試圖提振投資者信心,但英國企業沒有看到「有意義的開放」,預期未來5年在中國做生意會更加困難。困難生活也導致許多中國人,決定出走,「日經亞洲」報導,穿越美墨邊境的中國移民數字飆升。

走線入美新移民陳旭說:「我們當時特別害怕,小孩也是,我們告訴她要趕緊走,如果走不出去,就會被老虎吃掉。」冒著生命危險走上非法移民之路,可能就是因為生活絕望,《彭博》報導,中國經濟在過去40年快速成長,但最近各種衝擊接連而來,房地產崩盤美中貿易戰,政府對企業的打壓等等,隨著中國的經濟奇蹟結束,習近平也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