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警沒收私有電動車 遭質疑圖利共享系統

綜合報導  / 中國

中國政府一系列措施,現在可能引發民怨。先是在5月底,傳出中國警察在全國檢查民眾的電動機車,只要是不符合新版安全規定,或是違規亂停等等就沒收民眾電動自行車,引發民眾不滿認為是要變相強迫民眾使用政府推出的電動車,政府才能賺錢。另外還有多家企業被查稅,甚至被查到30年前,被要求補稅金額超過22億新台幣。種種措施被解讀,難道是政府沒錢了?向企業或是民眾開啟搶錢模式?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曾經是中國90後,一代人的童年回憶,許多中國民眾小時候,喝不起牛奶就喝維維豆奶,不過這家老牌公司,最近恐怕遇上危機,中國老牌企業維維股份,6月13日公告,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業,因没按規定的申報期限,對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費稅,進行納稅申報,被相關部門要求補繳稅款,超過人民幣8500萬元。

一口氣被要求補稅,人民幣8500萬元,大約新台幣3億7000萬元,再大的企業恐怕也吃不消,而苦主不只維維股份,不少上市公司也遭殃,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停止生產,因為公司收到當地稅務部門,補交5億元稅款的通知,6月14日,博匯股份股價大幅收跌近20%。

要補繳5億人民幣,大約新台幣22億稅金,公司直接宣布停產,因為根本是越做越虧錢,除了維維股份華林證券,博匯藏格礦業和北大醫藥,都曾發表過類似公告,輿論認為,再這麼查下去,估計會有一批企業,直接註銷重啟。

中國經濟低迷,近來傳出有多家企業,被追繳稅款,甚至一路倒查到30年前,不過中國稅務部門卻表示,沒有倒查到二三十年前的安排,微博回應,寧波市鎮海區稅務局發布通報稱,根據稅收風險篩查情況,發現博匯股份,存在少繳消費稅風險。

雖然沒有明說,但事實擺在眼前,專家認為就是中國政府沒錢,向企業下手,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歸根究底會看出,其實是財政開支過大,財政收入過少,也就是財政的赤字非常嚴重,尤其是地方方面的情況,所導致的各種各樣的奇怪行為,包括罰款增多查稅,還有各種各樣的徵收費用,各種各樣新開的攤派,這其實也是代表了,整個經濟活動的低迷。

中國政府面臨財政赤字,難道是開啟搶錢模式,還引發電動車亂象,有網友分享照片,共享電動車的坐墊被割破,還有大批共享電動車的電瓶,被丟進水裡,這些都是對政府措施不滿。

這次夜查出動了25萬人,對於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一例扣留,二十多萬人衝上街頭,夜查電動車沒收電動車,一夜之間,三十多萬輛電動車被沒收,中國政府五月底開始,全國檢查,只要不符合新規定,或是違規亂停,違規充電的電動自行車,通通沒收。

他們拚命在查,如果(車)沒停在線上,或者不規範他們就拉走了,單子都沒開把人家都拉走了,那不是搶劫嗎,沒有這個手續啊,全部都違法在操作的,中國警察最近找各種理由,大規模沒收民眾的電動自行車,逼得民眾沒車出門只能使用,政府推出的共享電動車,原因同樣沒有明說,但懂得就懂,恐怕是強迫民眾,使用共享電動車,政府才能賺錢,讓人無奈大喊,中共當局似乎又把老百姓,當韭菜收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