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鄉土情

劉英欽 林勳裕 報導  / 台北市

  談起台北市民族舞蹈團,可能並沒有太多人知道這個舞團,但是這個團體成立至今才五年,已經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演出了幾百場表演,得到的國際大獎不計其數,真可謂是小兵立大功,顧名思義,台北市民族舞蹈團是以本土化的民族舞蹈為主,但是由於國內對於本土性的民族文化,和舞蹈藝術欠缺關懷,像這樣的藝術團體,要經營是非常艱辛,本單元介紹台北市民族舞蹈團為民族舞蹈辛苦耕耘的情形。

  這是去年十月台北民族舞蹈團,應美國林肯中心的邀請所演出的舞碼「慶神醮」,單單去年下半年的時間,這個舞團就陸續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國際舞蹈節、加拿大溫哥華伊麗莎白劇院,和美國林肯中心三個藝術重鎮亮過相,而前年,舞團的足跡更踏遍港澳、南非、法國、比利時和盧森堡,演出一百四十幾場,捧回了無數國際大獎。

  這個在國內很少受到矚目的舞團,國人大概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在國際舞台上墊高了腳尖,為我們的民族文化揚名立萬。台北民族舞蹈團成立於民國七十七年,創辦人是從個性到外表,都充滿了鄉土氣質的蔡麗華,蔡麗華從早期就讀師範大學,師事舞蹈家劉鳳學開始,歷任專業舞者,舞蹈教師和藝術指導等等工作,在舞蹈領域裡,一直以苦行僧的角色執著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創辦民族舞蹈團,是她向國際社會推介台灣風土民情的開始,當然也蘊含著,為國內舞蹈藝術尋找國際市場的企圖心。

  就因為抱持了這樣的理念,蔡麗華開始把十幾年來,下鄉採風所蒐集而來的豐富素材轉換成車鼓、跳鼓、台灣小調、客家調等等充滿鄉土原味的舞蹈作品,而這些作品確實也為台灣民族舞蹈,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考據慶神醮裡,八家將這一個小節裡面的角色特質、道具和舞步,蔡麗華已經南南北北不知跑了幾回。

  由於國人對於本土文化主體共識的薄弱,導至民間祭典儀俗的風格日益凋零,甚至頹萎到不忍卒睹的地步,但是當我們看到蔡麗華以藝術的方式,重現本土文化最粗獷、最富生命力的原始律動,不禁使我們由感動而生驕傲之情,但是扛著民族舞蹈團的招牌,卻也使得以振興民族文化為職志的蔡麗華,和幾十位團員走上了舞蹈世界裡,最寂寞、最艱辛的一條道路。

 說起來很多人一定不敢相信,這個揚名國際舞壇的舞團,到現在還是發不出薪水的業餘舞團,除了特定演出可以得到部分贊助以外,舞團的經常性開銷全靠蔡麗華一個人張羅,而舞者只有排練的時候,才能支領三、四百元的車馬津貼,這些甘之如飴的舞者只有自嘲非傻即瘋。

  以財富著稱於世的台灣,竟然會讓一個在國際上為我們揚名立萬,在國內又為我們守護文化財產的團體,必須為了存活問題而大傷腦筋,面對這一棵從我們自己的土地上,艱苦茁壯起來的幼苗,如果不能善加灌溉呵護,又如何能期盼藝術的芳草年年翠綠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