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裕 蕭若華 報導
一年一度的全國文藝季,早已經熱鬧登場,不同於往年,今年的文藝季不再是請一些國外的團體來表演,而是由各縣市分別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拿手絕活,也彼此較勁看哪個地方的傳統文化保存的比較好,今年文藝季有關寺廟系列的壓軸好戲,是台南的藝陣,提起藝陣,像是宋江陣、高蹺陣、八家將,相信您一定都不陌生,不過他們的由來,知道的人並不多,台灣縣藝陣傳奇開鑼,記者特別走訪藝陣保存最好,庄頭最多的台南縣各鄉鎮,告訴您藝陣的故事。
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四百艘戰艦揮軍鹿耳門,樓船橫海,旌旗蔽天,隨著漲潮,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北線尾嶼,攻下赤崁城,為台灣開發揭開序幕,從此漢人大量移民,中原的習俗也因此傳到台灣。
藝陣是廟會熱鬧,祭典必備的活動,藝陣在台灣流傳,得追溯到鄭成功從大陸來到台灣開墾,那三百三十三年前的歷史故事,今年文藝季在落實民間、文化紮根的號召下,已經在各縣市熱鬧登場,台南縣是有名的「藝陣之鄉」,保存傳統藝陣種類和數量冠於全省,今年打出「藝陣傳奇」的招牌,不但具有展現傳統文化保存的意義,更可從中看出先民在台灣開墾的點滴。
藝陣傳奇的表演活動以跳鼓陣開場,有關跳鼓陣的起源,台灣民間較偏向「明鄭練兵說」,故事是這樣的,鄭成功領台後,整軍經武,矢志反清復明,為網羅各地英雄遂召開比武大會,競技同時由一、兩人在旁擊鼓助威,一邊擊鼓一邊跟著比武者跳躍進退,一直到滿清據台後,這些好漢志士便分散各地墾荒,但農閒仍不忘當年的助威戰鼓,就加以改進成花鼓形態,後來慢慢演變為動作輕快活潑,而富節奏韻律的藝陣。
雙腳踩在木架上,著戲裝,邊走邊演的高蹺陣,是一個結合小戲與特技的陣頭,特殊的表演型式,使得它在迎神賽會中,一直扮演著「高高在上」的角色,頗受歡迎,提起高蹺陣的起源說法不一,比較確定的是在宋代高蹺表演已經非常盛行,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流域,至於什麼時候流傳到台灣也無定論,而根據目前台灣高蹺團公認第一支,出來表演高蹺的台南縣邱家班的說法,也頗有傳承的意味。由於高蹺陣是一種講求功夫的陣頭,沒有兩把刷子無法表演,所以培訓養成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高蹺陣的表演又非常討好,因此台灣目前所存的十幾個高蹺團,全部都是職業陣頭,踩蹺、打拳,再配合耍兵器雜耍,有時也演出戲碼,來段馬伕勒馬的追趕功夫,熱鬧又有看頭。
盛行於台灣中、南部地區的宋江陣,源起的傳說有出自水滸傳、戚繼光或鄭成功練兵等多種,但以它的組織、兵器和訓練來看,顯然跟台灣早期地方,自衛的武力組織有密切關係,宋江陣在陣頭角色較偏向宗教趣味,具有開路解厄、驅邪祭煞和維持秩序的功能,由於規模龐大,人數眾多,很適合學生表演,所以在許多表演場所,不論是宋江陣,或是由宋江陣演變出來的金獅陣、白鶴陣,都是由學生隊伍組成。
台南縣塭內國小是個迷你小學,全校只有一百一十五位學生,幾乎所有男同學都參與金獅陣的訓練,教練都是地方上庄頭陣的師傅,金獅陣是台灣南部特有的陣種,具有宗教功能,獅頭也可以當主神安座,頗富地方色彩,因此學生練金獅陣,不但地方人士支持,連學生家長也都全力配合。
迎神賽會熱鬧隊伍中,最具有宗教色彩的莫過於八家將。學者研究結果,認為八家將與五福大帝的關係較為密切,民間脫胎自城隍爺的說法就更加傳神了。被八家將重義氣的故事感動,十多年前學過八家將,有雄厚底子的郭佳霖,去年六月和幾個同門兄弟,組成了一個家將團,他們利用晚上下班時間在空地上練習,並且訓練新的成員,由於他們的步法、動作,都相當傳統又富有節奏韻律,已經引起民俗技藝學者的重視。
和八家將一樣在藝陣當中,也具有收驚功能的十二婆姐陣,自從在元宵花燈表演後,被文建會主任委員申學庸贊賞肯定,並且表示要加以保留發揚,這個在平時廟會,不太受重視的十二婆姐陣,一下子風光了起來。十二婆姐陣就是因應協助陳靖姑護嬰信仰,而產生的一種民間藝陣,因此除了遊行的化妝表演外,還有保宅安居,和收驚護嬰的宗教功能,但是由於表演的熱鬧度不高,所以不是廟會常見的陣頭,年輕人對十二婆姐陣也興趣缺缺,因此目前在台灣看到的身穿彩艷鳳仙裝,頭戴婆姐面具的十二婆姐,大都由年齡超過歲的老人擔任,傳承問題的嚴重性遠大於其他陣頭。十二婆姐陣演出的機會不多,如果只靠這些農民閒暇時練習流傳,恐怕會跟有的庄頭陣一樣逐漸流失。
隨著先民在台灣的定居,一些反映台灣早期農村,社會型態的陣頭也相繼出現,鬥牛陣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也是節慶當中不可少的武陣,鬥牛陣雖然也是由老先生演出,但詼諧,逗趣雜耍的表演方式卻熱鬧得多,也不需要一定的鼓法、步法,所以相較之下,也就沒有青黃不接的傳承問題,一場熱鬧的藝陣表演,讓我們走過了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政治領袖紛紛下鄉,重視民俗文化的帶頭作用下,民俗文化將成為台灣文化的特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