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5 23:00

美麗瞬間 鄧南光影像

洪維健 許中熹 報導  / 台北市

  鄧南光,是台灣四、五0年代攝影界,非常受到推崇的領導者,他的作品開啟了台灣寫實主義攝影的扉頁,在鄧南光的鏡頭下,不管是城市、農村、慶典、人物臉譜,都有他敏銳的洞察和感性的內在。

  研究台灣日治和戰後風土民情的學者,都很感謝鄧南光所留下的作品,這些歷史畫面充分掌握,那個時代最精確的表情跟呼吸,透過那每一張臉孔,還有幾乎可以聽到的對話,半個世紀的日本記憶,給了我們生動的回憶。

  熱中推廣紀實攝影的攝影家簡永彬,大概七年前,取得前輩攝影家鄧南光的家屬同意,開始整理鄧南光的遺作,雖然過程相當繁瑣,但是簡永彬樂在其中,終於順利把一萬多張底片透過清潔整修和數位掃描,還原了當年的歷史畫面,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日治時期跟戰後初期,更多庶民生活的紀實寫真,鄧南光的攝影世界,給了觀眾更大的視野空間。

  鄧南光1907年出生,1971年去世、享年64歲,鄧南光本名鄧騰煇,是新竹北埔的客家望族,因為台灣在日本的南方,他希望把從日本學來的技術在台灣發揚光大,所以把店舖取名南光寫真機店,客人也直接稱他南光先生,所以鄧南光更成為大師的攝影筆名,1929年、鄧南光22歲的時候,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因為對攝影很有興趣,所以參加學校的寫真俱樂部,深受當時新興攝影寫實風潮影響,奠定後來視覺美學的方向,成為台灣當代攝影的先驅。

  1931年,鄧南光24歲的時候,從日本回到北埔與父母安排的潘慶妹結婚,婚後夫婦一起前往日本繼續完成學業,隔年長子鄧世光出生,初為人父的喜悅

在影像作品中表露無遺,鄧南光育有三男兩女,一家和樂,因此十分鍾愛家族合影,這些作品也成為他一生從不間斷的攝影主題,老家北埔鄉下的景觀,還有台灣各地的山光水色,跟著收錄在細膩的鏡頭底下。

  1935年,鄧南光學成返台,在台北博愛路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全力投入攝影藝術的推廣,因為留日期間受到東京新興寫真技法的影響,所以拍攝北埔故鄉的庶民生活,特別細膩動人,即使在台北都會操控鏡頭,也有攝影思緒的奇幻魅力,跳脫呆板的傳統攝影,在紀實基調下引領後來台灣攝影的走勢,鄧南光靈活運用創意,透過特寫和瞬間搶拍,把街頭攝影、俯瞰攝影、立體攝影透過實技法神的新鮮逗趣,豐富了30、40年代,台灣在二戰前的富庶與自信,這些都是一般攝影難望其項背的。

  鄧南光從1935年返台到1971年去世,一直秉持寫實風格,為時代氛圍作見證,他持續不斷補捉庶民生活,創作橫跨日治後期到國府領台,為風土民情留下豐富的忠實記錄。鄧南光師法東京經驗,透過萊卡小型單眼相機,搶拍過去笨重相機無法拍攝的角度,掌握台灣從傳統到摩登的不同風貌,40年代末期,台灣的大和容顏、50年代以後國府領台的側寫,透過街頭巷尾的小人物生活,成為熱鬧豐富的時代記憶,鄧南光真誠的創作態度,留下時代演進最清晰的印記,這些黑白照片多次展出,卻還能萌生更多未來的詮釋,或許這才是大師最過人的技巧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