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3 00:00

米食傳奇 文化饗宴

洪維健 許中熹 報導  / 台北市

  在這個人居住的世界上,大致分為吃麵包跟吃大米兩個族群,而吃麵包的族群對麥子的要求,大概不如吃大米族群來得嚴格,從韓國到日本,從日本、中國到台灣,甚至到中南半島,對米糧都有很嚴選的標準,最講究米食的日本人,對白米更有著特殊的口味,而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在稻香好米上面的要求跟品味也有一頁豐富的歷史,就要帶您來了解台灣的米食傳奇。

  台博館最近跟農委會農糧署共同推出台灣新好米特展,讓觀眾有機會清楚認識,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其實經過非常複雜的歷史演變。日治時期,殖民政府鼓勵農民栽種甘蔗,以便出口賺取外匯,稻米還是相對少量栽種,一直到1926年,蓬萊米改良成功以後,因為產量和價格都比在來米要高,農民才紛紛轉作稻米,結果造成甘蔗產量驟降,形成嚴重的「米糖相剋」,甚至引起大規模的農民抗爭。

  台灣得以培育成功又香又Q的蓬萊米,確實應該歸功日本稻米專家磯永吉,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他從大學農科畢業,就到台灣來服務。他是培育蓬萊米的重要人物,後來被尊稱台灣蓬萊米之父,他把栽種條件迥異的日本種稻米,改良成可以在台灣生產的新品種。

  稻子從米粒的特性,可以分成秈米、粳米和糯米。蓬萊米則是米粒透明、圓短的粳米,這種來自蓬萊仙島的蓬萊米,最初在台北陽明山的竹子湖設立原種田,試種成功後,1935年獲得稻米改良競賽首獎,隨即推廣到全台栽種,磯永吉博士因為成就傲人,二戰後獲得國府慰留,繼續留在台灣為改良育種服務。台博館的這次展出,還可以看到農耕文化後面已經徹底淘汰的傳統農具、和歲時節慶的米食小吃,確實是非常熱鬧的文化饗宴。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