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餐點狂噴酒精消毒包裝?重症醫點出關鍵「在洗手」

接到餐點狂噴酒精消毒包裝?重症醫點出關鍵「在洗手」 | 華視新聞
外送餐點示意圖。(資料照片)

朱培妤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維持到7月12日止,不少民眾都減少外出,使用外送的頻率也增加許多。而正值防疫期間,民眾酒精不離身,重症醫師黃軒就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目睹許多人接過外送的食物,就不斷對著包裝狂噴酒精,讓他忍不住發文提醒,「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COVID-19並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

對食物包裝噴酒精消毒?醫傻眼: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

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分享,自己目睹了許多民眾,接獲外送員送來的餐點時,不斷對著食物包裝狂噴酒精,讓他看了有點疑惑,「不是要吃東西嗎?為什麼對食物的包裝一直噴消毒酒精,又不是吃『盒子』、吃『塑膠袋』,為什麼要對這些食物包裝一直噴?」黃軒說,COVID-19病毒,仍然是以飛沬傳播為主要途徑的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

黃軒提到,一般民眾可能聽過,COVID-19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的時間,科學確實在幾種不同的表面上做了一些研究,其中一些包括常見的食物包裝材料,例如COVID-19病毒可以在塑料上存活3到7天、紙板上存活長達24小時、玻璃上存活長達4天、布上最多可存活2天,黃軒強調,「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他也提醒,大家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

食品包裝傳播病毒風險低!醫籲:養成「勤洗手」習慣

至於接過外送食物到底該如何進行消毒?黃軒指出,美國CDC建議,在處理食品包裝時盡可能保持安全的方式,從食品買回來後可以直接從包裝中取出食物後,並遵守飯前洗手、飯後丟飯盒或包裝後也記得洗手,「洗你的手,不是洗你的食物或包裝,再次提醒,要消毒的是自己的雙手,不是食物,也不是食物包裝」。另外他也提醒,請勿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任何不需要的食品包裝或購物袋,可以丟棄到適當的回收桶或垃圾箱中,然後記得一定要洗手。

最後黃軒也強調,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的COVID-19病毒的風險,經過多方研究報告顯示風險極低,「真實的世界中,如果病毒存在於食品包裝上,它也可能數量非常極少,而且對溫度也很敏感。更何況,COVID-19病毒在人體外不能存活,他們需要活體內的『ACE2』才能活躍的存活下去」。因此黃軒也建議,大家好好養成自己「勤洗雙手」的好習慣,而不是「勤洗食品」或「勤洗包裝」的慌亂。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