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一場新冠疫情,讓全台灣從小學到大學進入了「遠距教學」時代,但要順利遠距教學,順暢網路相當很重要,5G基礎建設更是迫不及待。
有人說2021年是台灣數位教育元年,過去我們想像不到,需要透過遠距來上課,但現在已經成為台灣教育的日常,而這種遠距上課要能順暢,網路的建置很重要,5G基礎建設更是迫不及待。
小學的校園裡面,一如往常的上課時間,在中年級的教室裡面,老師在學生們之間來回穿梭。孩子們不熟練的操作著手上的平板,老師彎著腰,努力地示範講解,這是台北市濱江國小進行的「遠距教學」演練課程。學校資訊組老師相當貼心,為了讓中低年級的孩子們,在面臨停課時,能夠在家裡簡易輕鬆地上手,不但簡化線上平台的複雜度,更是不厭其煩地進行多次的線上課程練習。
濱江國小老師吳瑞純說:「學校有排完整的課程,讓我們學一些線上的課,比如說網路的操作和一些平台,或是一些APP,學校都有排這些研習,那資訊組長其實也規劃的很豐富,比如說有最新資訊出來的時候,資訊組長他其實會自己拍攝影片,停課之後,我覺得最明顯就是資訊能力的精進,因為其實可能真的還沒有停課之前,可能就是像我們平常這樣,還是以實體課為主,但是真的停課之後,很多東西會變成你要馬上就要上手,所以資訊能力是很明顯的進步,但是我們真的就是用很多網路上的資源,所以當我們在網路上搜尋很多資料的時候,其實網路上的資源是很豐富的,如果我們老師可以把這些對的資源運在課堂上,其實還是有直播的部分,讓我們在課堂上用正確的引導,其實可以讓小朋友,在網路上知道說他們其實得到訊息的方式是非常多的那我覺得可以培養他們主動求知這樣的一個慾望。」
在疫情發生前,不管是學校老師們還是家長們都不曾想過,會有遠距教學的需求。但從今年五月中開始,全國從小學到大學,進行了一場「教學革命」教與學的兩端,都受到不小的衝擊。所以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後,老師們其實都不敢懈怠,除了一面要正常上課外,從教務處到資訊組以及各班的老師,都還得要利用課餘時間,趕緊進行線上課演練,深怕突然間又來個「停課不停學」。除此之外,如何評量孩子們的學習成效,可能也是老師的考驗之一。
濱江國小老師陳曉卉:「(線上課程的評量)確實這是一個蠻大的問題,那我們那時候期末的時候因為沒辦法期末考了,那我們就使用Google表單讓孩子去做一些概念性的基本問題的回答,評量的方式還有其他種,比方說我們會讓他們用錄音,然後或者是用個別測驗,像英文的部分老師就會跟每個孩子約時間,就是做個別的英聽,然後口說的測驗這樣。」
校園的另一層樓,高年級的大孩子們也在進行線上課程練習,每個人聚精會神地深怕漏掉老師講的任何一個環節。老師:「好,你點這個影片來看,上面都是我們在交作業的地方,那補充資料的地方在這裡,好那你點進去U5的地方看對。」過去的線上教學,同樣是你教我聽,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線上工具可以輔助老師。上完課還可以在平板上來個快問快答,讓老師在電腦的這一端,也能知道孩子們是否吸收了課程內容。
濱江國小老師陳曉卉:「Google Meet 5月的時候它還只是大家都在一個會議室當中,可是呢它的升級版是可以把學生再分成小組,我其實可以丟一個問題把小朋友分組讓他們去各個聊天室裡面討論,討論之後再回來我們課堂,然後再去發表你們剛剛在各個聊天室裡面所討論的東西。」
濱江國小校長吳勝學:「我們目前進階版的線上教學就是希望,能夠質跟量能夠兼顧,簡單來說就是會提供一個停課之後的簡易功課表,讓學生整個禮拜都知道這個禮拜大概的功課表是什麼,這個功課表裡面會包含同步非同步跟自主學習,甚至連作業時間跟休息時間我們都把它涵蓋進去,這樣的家長跟學生作息就有所依據。」
校園裡面動起來,除了原本的既定實體課程之外,師生們都得要額外熟悉遠距教學的平台與操作。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遠距教學逐漸成為了常態。實體與線上並存的教學時代來臨,2021年成為了台灣的「數位教育元年」。但是要進入數位教育,我們的硬體建設能跟上嗎?遠距教學需要搭配的不僅是老師們充實的內容,同學們熟練地使用平台,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網路環境是否能跟上。
目前強調的5G三大特性,恰恰好就是要實現「遠距學習」的關鍵點。政大應數系老師曾正男:「我們最早在貢寮國中有弄一個「愛麗絲兔子洞」架兩台直播機,然後讓政大的同學可以透過直播機,看到偏鄉的孩子,那偏鄉的孩子可以看到政大的校園。當年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只要下大雨,真的只是下雨而已,那個頻寬就會受影響效果就會變差。」
在未來疫情趨緩的時候,或許大家也會保留遠距教學的特點,與實體教學進行整合,發展出另一種的「雙軌教學方式」,將數位科技結合教育,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但是最重要的就是5G網路的建置。2020年是台灣5G開台元年,經過了1年的建構與推廣應用,民眾漸漸在2021年的下半年體會到了5G的重要性與未來的趨勢。也期待5G完善之後,能帶給民眾更多的體驗與感受。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