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宗良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國內疫情嚴峻,為了加速疫調,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加強推廣社交距離APP,加速染疫個案接觸者採檢速度,甚至可望取代實聯制。然而效果如何,北市聯醫和平院區的醫師John Tai Kuo在臉書分享自己使用社交距離APP的心得,不過時常接觸確診者的他,卻看到APP顯示一整排的「無」,不過他也提出看法,認為APP的實用性還需要好一段時間。
急診醫認同APP概念 需要時間達到實用
陳時中表示加強推廣社交距離APP,且未來可能要求公務員或參加演唱會的民眾出示APP,加速染疫個案接觸者採檢速度,甚至可望取代實聯制。
醫師John Tai Kuo本月12日曾分享自己使用社交距離APP的結果,只見畫面上顯示「與確診者資料比對無接觸」,經常接觸確診者的他表示:「若連我這「密度這麼高」確診者的區域,都沒收到接觸報告,目前APP的實用性還需要好一段時間」,同時醫師也分析,若確診者沒開藍牙,或根本沒裝這APP,自然系統上,變成我就不會接觸到確診。
醫師也表示認同這款APP的概念,雖然目前使用的人數不夠,還沒有什麼用,但資安的第一步有做好,使用人數慢慢的就會上升。
藍芽握手技術疫調 使用率須普及才有效
醫師John Tai Kuo今(18)日再次分享了持續使用下來的結果,他表示目前依然沒有收到接觸者的通知,但他一定曾經接觸過確診者,他思考過後分析,可能是確診者沒開手機藍牙或是沒安裝軟體,即使有開,兩部手機之間的藍芽可能因為什麼原因而沒有握到手,又或者輕症患者看診時間未超過15分鐘的藍芽握手接觸。
醫師John Tai Kuo認為,「這軟體反而適合某些奇怪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不太容易見光,會在密閉空間接觸大於15分鐘,又有接觸風險,但又怕隱私被探查或是怕被誤會的某些工作,這種工作性質很需要」。
John Tai Kuo表示,疫調的關鍵核心是攔截傳播鏈,讓接觸者知道自己被傳染的可能,提醒去採檢,「疫調還是得持續做,但也需要轉型」,讓更多人「願意配合疫調和信任疫調」,才是這防疫社會最困難的一件事,至於用APP藍芽握手來防疫,看起來還是得等使用率上升才有效。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