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癌症基因定序將納健保 腸癌未列入首波名單

陳堯棋 黃瑞麟 報導  / 台北市

健保給付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健保署預計最快明年上路,首波公布名單納入肺癌、乳癌等11種癌症,但去年大腸癌將近120萬名國人篩檢,罹癌人數更是超過萬人,外界質疑,為何大腸癌沒被列入健保名單,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解釋,因為大腸癌患者能用「PCR檢測」篩檢癌症,因此第一波並未列入,但腸胃科醫師認為,腸癌晚期患者若不進行「次世代基因檢測」,恐怕難獲最適合治療。

民眾在癌症篩檢櫃台仔細聆聽說明並領取檢測試體,國健署統計,最新台灣10大癌症發生人數,肺癌擠下大腸癌成為第一,第3名為女性乳癌,再來則是肝癌和口腔癌,為了達到精準醫療並減輕民眾負擔,未來健保給付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傳統的PCR方式沒辦法驗(癌症),他一定要用到次世代的基因定序方式,擴充給付這些有標靶藥物,對應的基因檢測位點。」預計最快明年上路,健保署也公布首波納入的癌症種類,包括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卵巢癌等等,共11種癌症基因定序納入健保,只不過2020年大腸癌個案,將近1萬7千人,去年大腸癌篩檢量男性49.2萬人、女性70.1萬,合計高達近120萬人,明明罹癌患者和篩檢人數眾多,為何會沒有被納入健保名單?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目前(大腸癌)對應的是單位點,那麼可以不用,就是用次世代(基因檢測)的方式,就是用PCR的方式就可以做了。」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說:「我們癌症不可能只有單一個位點,每個變異你看有人打一個癌症,他還是會有一些突變,如果沒有健保給付,你想一個病人一個月大概6萬塊,要做18個療程一年大概100多萬,再加上基因檢測,大概150萬一年跑不掉。」

有兩種⋯還有其他突變,相信還有其他突變基因,因為沒有納入次世代檢測的話,病人還是要自費是負擔,大腸癌發生率最高,使用率很高希望健保納入,儘管健保署沒把話說死,但醫界仍呼籲將這項篩檢技術納入健保,減少民眾負擔。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