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卅」將暫時消失!未來5年除夕都是「臘月廿九」 天文館解釋原因

「年卅」將暫時消失!未來5年除夕都是「臘月廿九」 天文館解釋原因 | 華視新聞
圖片來源 北市天文館

林彥廷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北市立天文館提到,隨著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一個有趣的巧合也將影響過年的習俗,一般除夕,也就是農曆12月的最後1天,常被稱為「年卅」,不過明年起連續五年(2025至2029年),除夕都是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日」,「年卅」將暫時消失。

北市天文館解釋,這個奇妙的現象其實與月球運行有關。農曆是基於月相變化制定的曆法,基準是「朔」發生的當日即訂為初一,但月相變化週期為29.53天,因此農曆有小月29天、大月30天之分,與陽曆不同的是,農曆大月、小月並非固定,而是隨實際月相而訂。

北市天文館表示,以今年為例,朔發生2月10日的6時59分,為正月初一,前一日是農曆12月的第30日,因此除夕在臘月卅,但是2025年至2029年,農曆12月29日的次日即逢「朔」,臘月廿九也就取代了「年卅」而成為除夕。

北市天文館提到,有趣的是,2027年及2028年的大年初一,朔發生的時刻分別在2月6日23時56分及1月26日23時12分,但由於時區不同,同樣也會慶祝農曆新年的韓國此時已進入隔日的2月7日與1月27日,這造成連續兩年韓國的大年初一將會比台灣晚一天。若民眾於2027年2月6日或2028年1月26日台灣的大年初一飛往韓國,當天韓國仍是除夕,可在韓國再過一次農曆新年,彷彿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非常特別。

北市天文館指出,其實「年卅」消失並不少見,以過去十年來說,2013年、2016年以及2022年都發生過臘月為小月,而未來10年中更有8年都沒有「年卅」,只有2030與2034年能把除夕稱為「年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