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過度捕撈惹禍! 全球魚類體型有變小趨勢

林以炘 陳冠成 報導  / 美國

華盛頓郵報報導,北極圈的鮭魚,與大西洋的魚類,最近都出現體型變小的情況。有科學家表示,魚類體型變小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暖化,和過度捕撈消費的結果。這不僅攸關龐大生態體系,甚至數十億人口的蛋白質來源,同時也影響了人類的經濟活動。

釣魚大賽主辦單位人員說:「你是這次百萬釣魚大賽的贏家。」19歲的澳洲青年佩恩,開心地與家人相擁,因為他在北領地釣魚大賽當中,釣到了價值100萬澳幣,也就是約新台幣2100萬的盲曹魚,而盲曹魚的體型比較大,最長可以接近2公尺,但有科學研究指出,全球魚類正出現體型變小的趨勢,有研究顯示,發現北海魚類尺寸縮小的情況,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氣候危機造成的後果。

科學家表示說:「這些變化可能是全球暖化,和過度捕撈消費的結果,而這也威脅到仰賴海產,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人們的食物供給,進而影響到經濟層面。」維多利亞大學研究人員說:「一般來說,當我們觀察一個物種範圍的,溫暖端與冷端時,我們經常發現,生活於溫暖端的物種,個體都要小一些。」

全球暖化除了造成魚類體型變小,也會造成魚群死亡,越南同奈省有一座水庫,最近發生了,數十萬尾魚暴斃的事件,當地媒體報導,嚴重的熱浪還有水庫管理不當,就是罪魁禍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