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艦下水前「擲瓶禮」源自歐洲 祈願航行平安

陳潁臻 張政捷 報導  / 台北市

海鯤軍艦下水前,由總統蔡英文親自進行「擲瓶禮」,這個儀式源自於17世紀末的歐洲,是為了祈求新船航行平安,退役海軍上校也表示,在擲瓶的時候,希望瓶子越碎越好,希望它能夠消災解厄。同時「擲瓶禮」都是由女性來主持,也是緣自於海洋女神是女性,也有祈求平安之意。

拿起小斧頭砍斷細繩,讓酒瓶從船頭墜落,摔碎象徵吉利,為了祈求新船航行平安,通常在船艦下水之前,都會舉行擲瓶禮,海軍小百科教官宋宛柔說:「打破一瓶葡萄酒或香檳的習俗,始源於18世紀早期,早期海上航行船艦遇難時,船員會將遺言寫在紙上,並塞入酒瓶中,成為瓶中信而隨波逐流,讓撿到瓶子的人,可以將訊息轉達給自己的親人。」

擲瓶禮的其中一說,起源於17世紀末的歐洲,也是瓶中信的由來之一,而擲瓶禮通常會由女性主持,希望透過打碎酒瓶,祈願海上不再有漂流瓶,退役海軍上校楊于勝說:「當然希望瓶子能夠越碎越好,希望它能夠消災,希臘女神的海洋女神她是女性,那希望她能成為新造的船艦的教母,那也就同一時間,他也等於是把船當成是一個人,在教母的庇護之下,這艘船能夠平平安安。」

希臘女神的為了保證酒瓶能夠破碎,近年通常將酒瓶以紅繩吊在船首上方,另一端則綁在台上,等教母命名之後,再用小斧頭斬斷繩子,讓酒瓶撞上,事先放好的尖銳物,而經常連在一起的,命名擲瓶下水3項儀式,其實不一定必須綁在一起,退役海軍上校楊于勝說:「我個人並不認為說它好像很強制,軍艦的部分似乎好像也...,我個人是覺得它並沒有說一定說,我現在就已經命名完,然後才能夠去做這個(擲瓶)部分。」程序如何眾說紛紜,但在船艦遨遊四海之前,擲瓶儀式都載滿,眾人對航行平安的祈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