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新竹縣
談到農業的話題,今年我國入關的腳步,正是緊鑼密鼓的階段,目前最重要的是滿我國必須在未來一個月做出許多開放自由競爭的具體承諾,如何在期限內完成立法進度,更是關鍵,本單元要從農產的角度,來看看農民適應的問題,因應入關帶來的衝擊,該如何加強本身的競爭力,正是當務之急。
我們加入GATT對農業將產生巨大衝擊,尤其稻米的逐年開放,對已經生產過剩的稻米業農民,更是雪上加霜,正因為如此,二年前當我國加入GATT申請案通過之後,農委會便積極輔導稻米農民,朝多元化及自動化發展,住在新竹縣竹東鎮的黃崇盛是其中的代表,也有了成果,他因應GATT的做法可做為參考。把生產的各種稻米加工,並且請農業改良場及工研院,研究改良出可以自動化操作的機器,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米食,包括粽子、菜包碗粿、紅龜糕等,兩年下來,不但黃崇盛所生產的稻米不敷使用,他們員山區段的稻米也都快不夠用了。每天賣上二萬個產品,又有外銷日本的機會,黃崇盛說現在即使關稅開放,他也不怕受到打擊。
除了朝商品化,多元化發展,這兩年來農委會輔導自動化生產,並且請中國生產力中心教導現代化經營管理方法,使得成本大為降低。為了因應加入GATT即將產生的衝擊,農委會兩年前開始全面動員降低成本,在不同農產品示範點上都有了成效,有了實質收益增加,示範農民都給予高度肯定。降低成本,提高品質,是關稅開放後和外國產品競爭的不二法門,自動化生產,美化環境,提昇企業形象,這些企業經營手法,也都得運用到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才能提高競爭力。
黃崇盛正在研究將艾草和米食多元化搭配,許國雄積極推廣有機蔬菜,蔡文仁把養豬的環境裝扮得像個花園,他們是農民,也是企業家,也可以是藝術家,看看他們,誰還能說農業是落後的夕陽產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