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金融時報 SPAC應否全面出局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15)日要為您導讀的,是英國《倫敦金融時報》全球社論,針對SPAC的爭議,提出正反兩面的檢討思維,並指出投資市場不需要因噎廢食,透過從嚴審查,SPAC還是有助金融市場的正向發展。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最新的一篇全球社論,這個標題非常有意思,他說SPAC正在擠泡沫,但它不應該出局,那是為什麼會這樣寫呢,大家如果回頭去看過去2年,因為紓困刺激因為QE,全世界資金氾濫,除了GameStop比特幣之外,最大的一個驚奇,就是美國開始的SPAC。

當然現在香港新加坡也有,所以文章一開始《倫敦金融時報》特別提到,很多人都認為SPAC,就是模仿18世紀英國南海泡沫的,另一個扭曲故事,它明明就是一個詐欺的行為,因為它的形成主要是由,美國證交所先給一些有名的人celebrity一個空殼公司,可是讓他去併購一個有故事的企業,可是這樣的公司到底長什麼樣子,什麼時候併購完成沒人知道。

而《倫敦金融時報》,特別在裡面提醒我們,其實裡面最大的利益衝突,來自於這些企業的創辦人,跟贊助人彼此的利益衝突,因為這些贊助人,他只要完成併購之後,他有一定的認股權,可以憑空得到一定上市公司的股權,這裡面其實也引起了美國證交所SEC的注意,所以從去年8月開始,對他們展開了一些嚴密的審查,《倫敦金融時報》認為這其實是好事。

因為之所以會有一些企業選擇SPAC上市,就是因為傳統的IPO不但花費巨大,而且時間難以掌握,透過這種新的金融工程,可以讓有一些好的公司提早IPO成為公眾公司,讓一些散戶投資人也能參與不是壞事,而擠壓泡沫,在所有的金融的週期裡面,都是擠掉泡沫的一個好方式。

當然我們也看到SPAC,在過去開始下跌,一些不靠譜的科技企業的股價,表現也不好,《倫敦金融時報》認為,這都是正常而且是一個好的循環,總而言之,《倫敦金融時報》是提醒我們,雖然SPAC最近表現不佳,但是它不應該出局,我們應該給它一個,對於有一些新創,或者虧損的科技企業,一個嶄新的上市機會,不如以正面去看它,用樂觀去看待它,或許它反而可以給全世界,帶來一個嶄新的拓局之路,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倫敦金融時報》的一篇全球社論,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