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金融時報 美元強勢全球頭痛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16)日要替大家導讀的是《金融時報》的全球社論,探討美元太過強勢,對全球市場產生的負面衝擊效應,我們一起來了解。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的一篇全球社論,這篇社論,其實主要要帶我們探討的是強勢的美元,正在帶給其他國家一些煩惱,也就是說其他國家的央行,可能不得不採取升息的動作。

為什麼這樣講,文章一開始就很有趣,他說如果你現在是美國的觀光客,當你拿著已經升值了大概10%的美元,到全世界去觀光的時候,你會非常驚喜的發現,在海灘邊賣的霜淇淋怎麼變得那麼便宜。

可是相對來說,其他的國家就沒有那麼好過了,因為美元之所以會強勢升值,大家都非常清楚,就是因為在過去一年,因為高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Fed,其實升息的動作升息了9碼,把美國的基準利率從0一口氣升到了2.5%左右,這樣的情況其實相對其他國家來說,美元當然是強勢,可是對其他國家來說,為了應對高利率的美元,其實不得不也開始採取升息。

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到不管是亞太地區,甚至是歐洲地區,都是這樣的情況,不過非常有趣的是,其實在這篇文章裡面,他特別提醒我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了一份報告,這報告裡面特別點出,即使是沒有跟美國進行直接貿易的貿易合作夥伴,但是因為全世界的糧食跟能源高達40%以上還是以美元計價,所以這些國家對於美元強勢的敏感,還是反應非常大的。

在這種過程裡面,其實很多國家它的升息,就變成是不得不採取的行動,所以其實整個倫敦《金融時報》在文章裡面特別是在提醒我們,當我們把眼光都放在美國的時候,美國當然是為了遏制國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觀光客的大手大腳,對其他國家來說不見得是正面的,因為其他國家,可能有不同的金融市場或者是外匯的影響力,甚至通貨膨脹的segment,也不見得完全相同。

譬如說以英國最近宣布升息2碼,看起來數據不是很高,卻是英國27年以來最高,主要是因為英國的外債,很多其實是以浮動利率去塑造的,所以當利率提升的時候,英國的負債的債務就非常地高,如果美國繼續只聚焦自己國內的狀況,而不重視多邊世界或者單邊世界,其他國家應該去注意的,經濟的互相的連動性,對全世界經濟來說,確實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在後面慢慢發生。

所以我也一直在節目中強調,當我們把眼光只放在美國的GDP增長跟通貨膨脹的時候,要注意全世界,在全球化推動的金融市場,還有匯率的連動性裡面,其他國家面臨的困難是不同的,這我們從斯里蘭卡和尚比亞,最近的債務危機裡面,就已經看得很清楚。

總而言之,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我想全世界經濟混亂的狀況只會持續,我們還是要保持極高的警戒心,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倫敦《金融時報》最新的一篇全球社論,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