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氣候變常態 能源轉型脫碳迫在眉睫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議題是地球暖化,氣候異常,這一陣子全球各地紛紛面臨熱浪侵襲,加上能源危機的衝擊,歐洲議會竟然帶頭,將天然氣列為綠色能源,對迫在眉睫的減碳倡議大踩煞車。回頭看台灣,有超過8成的電力,是靠化石燃料發電,能源轉型也是不能再等了。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想時序進入8月中旬,大家可以感覺到今年的夏天確實非常地熱,而且一年比一年都熱,其實人就是非常不信邪,我記得第一次我聽到氣溫到37度,跟我們的人體體溫一樣的時候,我已經非常地訝異,可是到今年,我聽到最多的是40度,其實40度真的是非常難以想像溫度。

事實上其實這樣的情況,熱浪在全世界席卷,已經引起了很多包括科學家經濟學家,甚至政治人物的擔憂,8月4日NGO的公益組織,關懷公益全球科學家聯盟UCS,它成立在1969年,其實在科學界,其實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這個組織公開把夏天,定位為危險季節dangerous,我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呼籲,而且是以科學家的角度,其實在提醒我們,其實現在這個世界,不管是環境或者是氣候變化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確實應該嚴肅以對。

大家想看看,其實在前陣子我們還提到,因為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減少供應,隨著冬天快要來,其實歐洲的能源危機,是大家最擔心的,不過現階段這一波熱浪,其實最引起大家注意的也是歐洲,為什麼以歐洲為主?因為在幾個大洲裡面,其實歐洲在過去相對來說,它的氣溫是屬於比較寒冷的,可是今年歐洲的整個酷暑的情況,其實不但引人注意,而且是非常的嚴重。

大家都知道這一波熱浪,其實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很多人說的,高氣壓的滯留,還有噴射氣旋的變化,造成全世界熱浪一直往上高。以歐洲來說我們看到北歐,北歐過去是比較寒冷的,所以北歐有很多建築,它本來就是以保持溫度為主,在這一波熱浪來說,北歐很多的國家都快受不了了。以中歐的英國來說,其實英國過去的鐵路非常有意思,它鐵路的建設,基本上是以抗溫度27度C為標準,所以到了40度之後,很多的鐵路都沒有辦法再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其實運輸也受到了影響。

來到南歐,西班牙葡萄牙,本來就是很熱的地方,可是今年的酷暑,讓超過1千人以上是中暑死亡的,所以整個其實酷熱,對於這些歐洲國家來說,其實也代表是一個縮影,如果連歐洲,這個相對溫度比較溫和的地方都產生了酷暑,對其他國家,包括亞太地區跟美國來說,當然問題就很嚴重,所以難怪今年夏天的觀光客,不管你在全世界哪裡觀光,其實壓力都非常的大。

而且這個東西,對經濟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很多人說,酷暑是像一個沉默的殺手,它跟颶風或者是大火不一樣,雖然短時間之內,你看到的影響不大,不過長時間對身體的影響,甚至糧食都有一定負面的影響,所以最近其實國際勞工總署就說,如果溫度持續在34度在35度,停留在這邊,其實全世界的勞動力會減少5成以上,歐洲的環保署也特別警告,其實這一波酷暑,在今年可能會造成歐洲,整個產出減少700億歐元。美國的大西洋理事會也提出警告,說美國今年的酷暑可能造成美國,其實在整個的生產產值也會減少2千億美元以上,所以難怪我們最近看到拜登,窮於應付。

不過在這整個過程裡面,我們卻看到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就是在7月6日,我們看到歐洲議會竟然通過了永續金融分類法,把天然氣跟核能列入綠能,很多人就批評說,這是其實漂綠的助長氣燄,為什麼這麼說?其實現在全世界氣候變化之所以這麼嚴重,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化石燃料的退場太慢,而綠能的轉型又太慢,整個過程就變成說,全世界能源變遷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可是在這個時候,其實去年11月的COP26,我們還看到很多的國家信誓旦旦要開始往脫碳的方向走,不過隨著,其實慢慢到了夏天才不過8到9個月,很多國家再也不提,綠色的轉型計畫。

而這一次永續金融分類法,可能會助長,大家把天然氣跟核能納入,對全世界的脫碳,其實是非常負面的,我為什麼這樣說?以一個能源的生命周期來看,其實每瓩小時天然氣會產生的碳大概是500克,可是綠能的標準是100克,所以以這樣的情況來說,其實我們只能把天然氣當作過渡的能源,它其實是不適合當綠能的。

以核能來說,現階段全世界包括台灣,我們都非常了解,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核廢料要怎麼處理,所以在這樣的過程裡面,其實全世界看起來,對於去年COP26形成的共識,現在好像推動力量越來越小,可是距離下一次的峰會埃及,只剩4個多月,所以政府要怎麼去面對,這一波酷暑帶給我們的提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拉回台灣,大家都知道台灣其實有83%的電來自於化石燃料,所以台灣在能源政策上面,也必須要加把勁,尤其今年,雖然說通貨膨脹只有3.6%,跟西方比起來不是那麼高,不過電價已經在7月開始調整,尤其工業定價高漲15%以上,這慢慢也會影響到,民生的一些生活。

另外我們也知道,明年其實核二廠要退役,還有綠能轉型20%也注定跳票,所以在全世界酷暑的壓力之下,台灣怎麼去面對2023年甚至2024年,下一次酷暑來之前的能源政策,我覺得可能是現在政府,最大最大的挑戰,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全世界酷暑這個現象帶過來,有關政治科學跟經濟的一些影響,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