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FT 歐洲能源危機進入關鍵時刻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29)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金融時報》的全球社論,國際能源署已經警告,歐盟針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禁令,將在明年2月生效,歐盟國家找到替代方案了嗎?能源危機懸而未決,全球都不能掉以輕心。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一篇全球社論,這篇全球社論主要是針對,其實這1、2個月,很多人已經沒有在談的歐洲能源危機,它的主標題寫的是說,歐洲不應該對現在能源危機的狀況過早感到自滿,他們覺得2023年的情況,可能會不妙。

為什麼倫敦《金融時報》有這樣的看法,我們回頭看即將過去的2022年,好像本來我們很擔心的,歐洲能源危機沒有來,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個就是我們看到,8月份以來的天然氣的價格,已經開始在往下走,歐洲天然氣的儲存,庫存也來到了95%,更重要的是今年的歐洲,沒有往常那麼冷,這3個因素就讓大家覺得說,好像歐洲能源危機,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原來預期的那麼嚴重。

倫敦《金融時報》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社論,最主要提醒我們,明年的情況按照IEA,就是國際能源總署的一些預計,可能情況沒有像預期的這麼樂觀,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看供給面,其實現在俄烏戰爭還是吵吵鬧鬧,俄羅斯關閉北溪一號的情況,並沒有紓解的情況,所以能源武器化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然後整個歐洲,在尋找替代方案上面,並沒有很明確的進步,主要現在還是靠進口的天然氣輸入,可是隨著明年到來之後,它的儲量就有可能不足,因為明年的天氣,可能就會比現在來得冷一點點,在供給面沒有解決的情況之下,我們又看到化石燃料退場,或者核能的增進也沒有太具體的進展,在需求面來說,其實明年的冬天,不見得還是這麼的溫暖,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的開放之後,它的需求可能會上來,上來之後,其實對於天然氣的緊張情況就會出現,而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之下,明年就很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發生。

現階段我們當然看到,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確實有好轉,本來依賴度高達40%,現在降到了9%左右,可是在再生能源,還有新的替代管道上面,其實歐洲確實沒有太多的進展,所以在2022年即將過去的過程裡面,倫敦《金融時報》特別提出呼籲,呼籲歐洲各國政府,要非常嚴肅的面對2023年,明年能源危機的會不會再一次反撲,而及早做好所有的因應管道,明年才能夠高枕無憂的度過下一個冬天。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倫敦《金融時報》,針對歐洲能源危機的一個議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