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芬娜到蔣方良 注定「無聲」的一生

竹幼婷 林福清 報導  / 台北市

  十九歲,正燦爛的年華,這個俄羅斯少女芬娜(Faina Epatcheva Vahal-eva),與來自中國的尼古拉訂下了白首盟約。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最後到台灣,她的名字從芬娜變成了方良。身為蔣家的媳婦。也曾是第一夫人,但人們對於蔣方良的記憶總是無聲。由於蔣經國的反對、更因為早已有了一位強勢的蔣夫人,蔣方良沒有一般第一夫人的尊寵與權勢,在政治上沒有絲毫的影響力,蔣經國就是她全部的世界。

  民國七十七年,蔣經國逝世,她的天垮了,但這卻只是一連串打擊的開始。隔年長子蔣孝文過世、八十年二子蔣孝武也走了、八五年僅剩的三子蔣孝勇在她面前嚥下最後一口氣,就在榮總思源樓這間117病房,蔣方良七年內送走了三名愛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莫勝於此。只是她越來越堅強,晚年她幾乎全在七海的官邸渡過,伴隨著他的只有孤寂。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看到蔣方良女士,是蔣經國逝世十五週年的頭寮謁陵。所有的人都來了,哭的哭、跪的跪,這些政治人物有聲的謁陵動作,都不如無聲的方良來的讓人印象深刻。

  即使行動不便,她兩度在隨扈的攙扶下站著行禮。沒錯,無聲是蔣方良一世的寫照。不論是在蔣家當權的時代或是政黨輪替之後,不論是經歷丈夫在情感上的背叛,還是一連串失夫喪子的打擊,蔣方良總是無聲的面對。雖然沒有聲音,但是她面對人生逆境所表現出的堅強與毅力,卻是蔣家兒孫輩,尤其是遺孀們精神的支柱。

  如今,蔣方良結束了她在外人眼中苦命的一生,這輩子始終沒有機會回老家看看,台灣就是她永遠的故鄉。或許現在她已經神遊北方,又變回十九歲時那無憂無慮的少女:芬娜。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