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法》沒設調幅底線挨批 許銘春:硬性規定恐缺乏彈性

《最低工資法》沒設調幅底線挨批 許銘春:硬性規定恐缺乏彈性 | 華視新聞
圖/資料照

查厚葦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最低工資法》昨(12)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但被外界抨擊還是沒有明定「最低工資」的調幅底線,等於錢都被通膨給吃掉,形同是「廢法」。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今(13)日回應,最低工資法明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應參採指標,是非常重要的參酌依據,若硬性規定調幅不得「低於哪個指標」,恐讓最低工資的調整缺乏彈性。她指出,除了應參採指標之外,還有得參採指標,對最低工資的保障是足夠的。

立法院院會昨日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許銘春今日受訪時,對朝野立委表達感謝,並表示,有關於最低工資的審議制度健全,明確相關審議指標,且關於審議程序進行都有明確規範,相較於之前的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法規位階提升,明訂每年第三季召開、每年定期檢討。她指出,最新的法案能夠對未來最低工資審議更穩定,且每年定期檢討,對勞工有更妥善的保障。

針對在野黨與勞團的批評,許銘春回應,《最低工資法》明確在法案訂定CPI為應參採指標,其他皆是得參採指標,都是非常重要的參酌依據。雖然沒有硬性入法,但近年來連續調漲基本工資,都全數反映CPI,法律規範如果要硬性規定「低於哪個指標」,勞動部認為世界各國的最低工法並沒有相關規定,也會讓審議委員在審酌時沒有彈性,因此並未採納相關意見。

許銘春強調,以這幾年的審議經驗,CPI年增率都是全數反映,且應參採指標之外,還有得參採指標,對最低工資的保障是足夠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