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廖永平 綜合報導 / 桃園市
國內再現茲卡病例!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茲卡病毒境外移入個案,是一名桃園中壢40餘歲男性,該名男子7月15日至7月26日期間至緬甸出差,回國後出現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疾病管制署今檢驗確定為茲卡病毒感染,這也是今年第2例茲卡境外移入病例。
今年第2例茲卡病毒 比登革熱、屈公病更危險!
茲卡病毒傳染方式包含「病媒蚊傳染、性行為傳染、母嬰垂直傳染和輸血傳染」,疾管署表示,茲卡病毒比登革熱、屈公病都更危險也更麻煩。今年全國已有2例茲卡病毒感染案例,第1例是在台中,民眾從越南返台後確診;第2例為今日確診的桃園個案,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已在家中自主健康管理。桃園市衛生局已掌握同住接觸者持續進行疫情監控,並針對個案住家環境執行緊急化學防治滅蚊作業中。
我國自2016年至今共22例茲卡病毒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多為東南亞國家;分別為越南6例、泰國5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2例,緬甸、印尼、新加坡、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及安哥拉各1例。
疾管署籲前往東南亞 務必做好防蚊工作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較為輕微,孕婦若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提醒孕婦應暫緩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民眾如需前往,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可塗抹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疾管署也已針對鄰近我國有風險的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及馬爾地夫等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另孟加拉、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先前曾有本土流行疫情,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離開茲卡流行地區後 請落實「1+6原則」預防感染
疾管署呼籲,離開茲卡流行地區後請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三週。自茲卡或屈公病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及肌肉痠痛等症狀,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