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杏珠 / 台北市
台灣四面環海,本島海岸線長1338公里,有著豐富海岸景觀。但你有留意到嗎?港口、海堤、消波塊、護岸等人工設施,逐漸取代潔白細柔沙灘,這些人工海岸長達753.5公里,由北到南,包圍台灣。
極端氣候加上過度開發,加速海岸侵蝕。新竹港南、台南七股海岸因漁港引來的突堤效應,導致海岸退縮;屏東塭豐海岸的村落為發展養殖業,超抽地下水引發地層下陷;台東南迴公路臨海路基受大自然與港口影響,逐漸被掏空,其中南興路段3公里的海岸線,一次性防護就耗資9億元,平均每公里代價3億元。過去數十年,政府投入上千億蓋海堤、堆消波塊,這些用錢硬築起來的人工「黃金」海岸,堪稱世界奇蹟。
《遠見》盤點全台14處嚴重侵蝕的海岸線,深入現場、實況報導。面對大自然反撲、無法回復的人文景致,與保護居民安危的國安級議題,政府如何提出治本解方,已迫在眉睫。
台灣原本是一座美麗島嶼,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離自然海岸愈來愈遠了?
台灣本島海岸線長1338公里,目前卻有753公里為「黃金」海岸,堪稱世界奇蹟。此「黃金」海岸,並非金光閃閃的美麗沙灘,而是用錢硬築起來的海岸。
過去數十年來,政府為維護海岸線,總計砸下上千億台幣,每年仍持續不斷向大海丟錢中。
第一座黃金海岸就出現在高雄市梓官區的蚵仔寮。政府從1952年興建護岸加以保護,累計用了近2萬兩黃金打造3公里海岸線。
今年最貴的海岸線,將被台東南迴公路南興路段所取代。近期僅一次性工程費達9.2億元,平均每公里的代價是3.06億。
「說台灣的海岸線是用黃金砌起來的,一點都不為過,」前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副局長張義興說。
氣候變遷+人工建設加速海岸侵蝕、倒退
為何台灣非得用鈔票築起黃金海岸?這正是氣候變遷下,人類與大自然拉鋸的結果。
全球暖化,冰河、極地冰層融解,導致海平面上升。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第五次報告指出,1902至2010年間,全球海水位已上升約18.36公分,若依各種情境推估,至21世紀末的上升量,最小值26公分,最大值可達82公分。
海岸退縮已是全球議題,對島嶼的影響更勝內陸國家,「毫無疑問,四面環海的台灣是風險較高地區,」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教授簡連貴肯定地說。
而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則從台灣潮位站觀測資料,估算出台灣100年後的海平面,將比現在高30到50公分。
加上台灣地處颱風頻仍區域,不斷被巨浪沖刷,也加速海岸侵蝕。許泰文舉例,2001年基隆龍洞在颱風來襲時,海浪頂多6公尺高,去年颱風帶來的巨浪平均來到11至13公尺,最高為17公尺。
除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人為因素更是可怕,」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林宗儀說,過度開發也是加速侵蝕的原因。
例如興建水庫、築攔砂壩、整治河川等,減少原先該流向海岸的沙源。而海岸設置港口、填海造陸、及防波堤等設施,則會造成突堤效應;至於發展養殖業,導致超抽地下水,引來地層下陷,也讓海岸後退更為嚴峻。
台灣的海岸侵蝕又以西海岸最明顯,「沙岸愈發達的地區後退愈厲害,從彰化到屏東一帶最明顯,」 成大水工試驗所組長許榮庭說。
14處侵蝕最劇烈 橫跨東西縣市
目前本島被列為嚴重侵蝕的海岸線多達14處,橫跨東部到西部10幾個縣市,包括宜蘭烏石港、台南七股等海岸段。政府為保護這些地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年復一年築起高高的海堤,並堆置大量的消波塊。
林宗儀也表示,目前人口密度最高的西海岸,近八成都被海堤、消波塊包圍了,台灣就像是被水泥圍起來的「堡」島。
雖然消波塊能發揮立即保護海堤的效果,但許泰文坦言,消波塊就像抗生素,用多了有後遺症,不僅無法聚沙,反而會淘空海堤的基腳,導致沙灘大量流失。
「現在全國各地幾乎看不到沙灘了,」許泰文以小時候常去的高雄旗津海水浴場為例,原是延伸至海洋的一大片美麗沙灘,現已成傾斜陡峭海岸,沙灘逐漸縮小。
許多人記憶中的沙灘也不復存在,如宜蘭頭城海水浴場、台南的黃金海岸沙灘都消失無蹤,連西子灣的沙灘也所剩不多了。
很多海岸線甚至退無可退,僅能靠海堤固住,一道道海堤遂成為現在的海岸線。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六孔管理站主任黃光瀛說,「這簡直是國安議題了」,沙灘、海岸不見了,很難再回來,是學者專家眼裡天大地大的事,卻是民眾最無感、最被忽視的議題。
豈止多數百姓無感,台灣甚至沒有主管海岸線的中央主管機關。
問題點1〉業務分散各單位
沙洲無人聞問 外傘頂洲11年後恐消失
一直以來,台灣海岸業務分散各部會,當危及居民時,由水利署興建一般性海堤保護;漁港的事業性海堤則歸漁業署;商港是交通部的權責;燈塔則是財政部管轄等。
也因此出現三不管地帶,例如濱外沙洲根本無人負責。其中,外傘頂洲被認為是侵蝕最嚴重又最被遺忘的海岸線。曾多次到沙洲調查的許泰文指出,沙洲原先長20公里、寬3公里,不僅住人還有門牌號碼。過去20年來,高度從10米降到不及2米,從胖胖的蕃薯漸漸變成瘦瘦的香腸,最北邊的部分海岸已跟陸地連接,嘉義恐將失去天然屏障。
成大水工試驗所研究員高瑞棋也指出,外傘頂洲從1983至2014年,面積從2400公傾縮水至1000公傾,政府擔心持續變瘦將影響養蚵業,已在外海設置11座離岸堤保護。
儘管已有防護設施,成大水利海洋研發文教基金會仍提出警告:外傘頂洲大約會在2028年消失於海平面,距今只剩11年。
問題點2〉各部會互踢皮球
救了高雄海岸線 台南海灘卻遭殃
由於海岸線沒有中央主管機關,也造成各部會容易互踢皮球,找不到人負責。
以花蓮縣靠近七星潭附近的舊垃圾掩埋場為例,近來海岸侵蝕嚴重,造成垃圾裸露的二次汙染。花蓮縣環保局長饒忠說,2014年花蓮市公所應林務局要求,已將該處歸回林務局,但當海岸退縮時,林務局卻說斜坡是掩埋場復育後的新生地,非其業務範圍。
各自為政,導致海岸線東做一點、西補一點,甚至帶來「以鄰為壑」的後遺症。台南黃金海岸沙灘的消失就是例證。
當初為拯救高雄的海岸線,從興達港一路蓋離岸堤到二仁溪口,雖然解決了高雄的問題,卻也讓台南黃金海岸的海灘完全滅絕。
另外,港口也對海岸造成破壞。
問題點3〉台灣漁港密度冠全球
防波堤產生突堤效應 成海灘殺手之一
台灣島已經被各種港口團團包圍,其中,漁港的密度居世界之冠,平均每8.86公里就有一座,港口防波堤所產生的突堤效應,被證實是海灘的殺手之一。
漁業署企劃組長林國平表示,早期為發展漁業,廣設漁港,直至21世紀為保育漁業資源以及各界逐漸重視海岸保護,2003年已政策決定,除非特殊因素,不再興建漁港。
目前進行整併轉型後,全國漁港(含離島) 雖已降至224個,但每1.6個鄉鎮區就有一個漁港。
王藝峰表示,剛開始興建一座漁港還可以,等到蓋到第50、第100座時,就發現不對了,加上又沒有整體管控的主管機關,問題愈來愈嚴重。
例如新北市貢寮的金沙灣就被和美漁港的堤防影響,沙灘瀕臨消失。和美漁港也被喻為是經典的活教材,從1965年興建完成後,即因海浪過大,船隻難停靠,在漁民陳情下,當時的省政府在1988年延長南北防波堤各100公尺。但新建海堤改變了海沙流動,造成港口淤積,幾乎無法使用,海灘也頓時滅絕。
不管什麼原因造成國土流失,政府為固住海岸線,花費鉅資維護,已無法計算實際金額。如以一塊20噸重消波塊造價2萬6000元,以及吊放費2500元計算,丟一塊就是3萬塊不見了,「從以前累計到現在,肯定是嚇死人的數據,」許泰文想都不敢想。
這僅是消波塊而已。還有海堤、離岸堤、護岸等防護設施。
以近10年較盛行、設置在外海約100公尺的離岸堤為例,全國共有263座,嘉義至屏東海岸就蓋了237座,其中屏東縣密度最高,124座,占比47%。如以每座3000至4000萬的造價計算,至少投入79億至105億元。
海堤、消波塊僅治標 自然工法才能找回沙灘
如以內政部定義的人工海岸線來估算,台灣(不含離島)就有753.5公里的海岸都布滿各種設施。由於海堤等設置很容易被破壞,必須不斷丟消波塊,但丟了就沈、沈了又要丟。令人想起希臘神話中被懲罰的西西弗斯,必須將巨石推至山頂,當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滾回山下,就這樣不斷重複完成這「永無盡頭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科長廖文弘說,人與海爭地,必然要付出代價,海堤等設施僅能治標無法治本。這幾年海岸維護工程已朝向近自然工法,透過養灘等方式,試圖將沙灘找回來。
可是養灘曠日廢時又花大錢,民眾只要海岸受威脅,就立即向民代陳情,政府就趕緊再蓋海堤、丟消波塊。
一位研究人員以親身經歷指出,政府拿民代建議蓋海堤的四個地點,但因預算有限,請他選出兩個,還要限期完成,因為民代快要卸任了。
加上台灣的海岸觀念未臻成熟,民眾至今仍以為海堤最好是混凝土實心、又高又厚才安全,「他們不知道一旦蓋了海堤,就沒有回頭路了,」許泰文說,導致工程人員無法根據專業,落實海岸整體維護。
「就這樣一直蓋海堤、丟消波塊,到底還要丟到何時?」張義興不禁反問,這次補強僅是等待下一次颱風的來襲,海岸維護應該從人定勝天轉為人定順天了。
林宗儀也建議師法自然,以政府的財力不可能無止盡丟錢防護,不妨保留海岸後退帶,嚴禁高度開發,採低度使用。對人口密度高的地區,遷村不可能,可考慮重兵防護,但要注意對鄰近地區帶來的衝擊,人口稀少地區就不要再花冤枉錢,「反彈聲浪再大,也要勇敢踏出第一步。」
2017年,長期被忽視的海岸議題終於露出生機。延宕24年的海岸管理法在2015年2月立法通過,營建署成為主管機關,今年2月也完成公告整體海岸管理計畫,邁出海岸管理的第一步。
台灣是否還要延續過去的作法,不斷丟錢到海裡,還是尋求與自然共存的可能途徑?期待新法令能帶來解方。
新聞來源:遠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