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獨活的解藥太傷身

遠見/獨活的解藥太傷身 | 華視新聞

文/李建興 攝影/池孟諭  / 台北市

疫情以來,當真正的救世仙丹(指有效的疫苗)仍未窺見眉目前,以戰爭思惟做為抗疫策略的各國,只好先將鎖國、隔離充當暫時的止痛劑。偏偏,只要是戰爭,就得要有人犧牲,凡是藥方,服多了就難免傷身。

以目前來說,各尋偏方的人類,都還未能掙脫被病魔栓住的鎖鍊,反倒已先讓「解藥」帶來的副作用,搞得元氣大傷。

其中,最顯著的,即是國際間彼此隔絕後所衍生的去全球化,不但強化了人們各自為政的「孤立主義」,更也激化彼此怨懟、猜忌的情結。於是,從狼煙四起的種族衝突、選邊叫囂的地緣政治,到割袍斷義的產業系統……,都為裂解的世界,埋下萬劫不復的隱憂。

然而,歷史的推演,常互為因果,盛世太平時,姑且不論是彼此攏絡抑或相互拉抬,「結盟包容」往往是主流,反之,當亂世狼藉,隨著資源短缺所萌生的相對剝奪感,「排外自保」頓成王道。

世界必須「共」榮才能重「生」

以近來最被議論的美國保護主義及種族對峙問題來說,許多人不解,何以一株病毒就讓素為民族熔爐的她,性情大變?但事實上,美國對於移民立場的反覆,早已冰凍三尺。

19世紀中葉,愛爾蘭因發生大饑荒,而約有200萬人移民美國,就引爆了美國人第一波的反移民。

後來美國快速發展,又從中國引入了鐵路工,在美西建造鐵路後,由於勤奮廉價,引入了東岸,卻由於華人勢力急速膨脹,最終被視為黃禍。而這與二戰後日商對美國造成的威脅,如出一轍,1994年的電影《旭日東昇》正反映了當時美國人的心情。

而今,黃禍的主角,變成了中國、亞裔,甚至非白人。其實,美國白人的憂慮,其來有自,因為根據美國的人口預估,2050年白人占比恐降至五成以下,使得亞、非、拉丁裔等移民將成為「少數占多數」,而這些移民通常又把家人依親過去,侵蝕了美國人的福利。

白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種族的問題,則難分難解。白人因相對剝奪感,而想護住以白人血統為主的美國DNA,但新移民亦會大聲疾呼,他們也曾在歷史上,為美國而打過光榮一役,並非單純只是掠奪者。

台灣從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族群到現在的新住民,不也曾因為優勢與話語權的典範轉移,陷入了先來後到、根正苗紅的DNA論戰,但誰何嘗不都是曾為台灣貢獻過輝煌的功臣?

試想,此次疫後的世界裂解,不也正是因為一時的「相對剝奪」,讓人忽略了「共生」的光明與可貴?尤其在面臨世紀大災難時,力量一旦分散,「獨活」無異緣木求魚。

2020年8月正逢《遠見雜誌》創刊34週年,我們即以〈共生新台灣〉做為週年慶獻禮,只想提醒台灣人,甚至全人類,看似裂解的世界,其實人與環境、機器、國族、經濟、產業間的多維共生關係,正在快速萌芽。

《遠見》想說的是,在這美中絕裂、防禦為尊的世道下,許多自掃門前雪的主張與倡議,無非項莊舞劍,各有所圖罷了,你我切莫落入「與世隔絕」這個鴻門陷阱,畢竟「獨活」的解藥太傷身,唯有「共」榮,方能重「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