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鍹
未來的媒體是什麼?時報資訊總經理劉善群以「科技、服務、創新」三大核心為主軸。劉善群認為,全媒體的時代已來臨,而媒體人的工作內容就是不斷地在科技與人文之間找尋交會點。
劉善群於10日應銘傳大學之邀,為即將踏入媒體業的新鮮人分享媒體的未來。他秀出企業家Ross Dawson曾預估台灣的報紙滅種時間是在2024年,全世界的報紙滅種時間是在2040年的統計圖。劉善群說,這時間只會提早,尤其是台灣。
在報紙即將瀕臨絕種的情況下,網路崛起了。在網路引擎上可以搜尋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導致訊息不再差異化。美國蓋洛普調查指出,閱聽眾以網路媒體得知新聞來源居多,並年年持續攀升,而網路新聞訊息也愈來愈得到閱聽眾的信任。
現今,人人都是記者。劉善群說,一篇網路文章可能是一篇紐約時報專欄。他以巴基斯坦工程師Really Virtual為例,村裡唯一使用twitter的Really Virtual,某天在上空發現美軍在追擊賓拉登,並在twitter上貼文轉播八個鐘頭,之後路透社、法新社、CNN都紛紛向Really Virtual詢問。眾人從沒想過社群媒體可以轉播世界大獵殺,這顯示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公民記者時代來臨。
劉善群認為,所有公司都是媒體。他舉例,某天中午,一位年輕人騎著車來到通化街巷子裡買茶葉蛋,可是茶葉蛋卻賣完了,老闆娘就跟年輕人說:「你留下Facebook,有茶葉蛋我馬上通知你。」在通化街巷子裡賣茶葉蛋的店面都已經使用社群媒體,並發展成一個媒體自己發布訊息。
科技方面,移動載具的出現使得新聞不斷移動。劉善群表示,中時電子報一年前就已經做出回應式網頁設計,可以偵測用戶使用什麼載具,並找出最適合用戶使用的載具介面。
以服務面向來看,劉善群說,媒體是服務業,應以使用者為中心。中時電子報標榜的就是要服務全球華文市場,只要看得懂中文的人,都要盡力服務。當一個國家處在夜間時,也要服務眼睛還亮著的歐美等其他國家讀者。
未來的媒體是需要創新的,劉善群看準了社群媒體未來的趨勢,在中時電子報經營了16個社群媒體。他說,不管這16個社群媒體是冷是熱,都會持續經營,未來流行哪個社群誰也說不準。而中時電子報也與Akamai合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網路節點,不管身處在哪個國家,看中時電子報的網速都是一樣的。
最後,劉善群也說,新聞總在播出後開始。他舉例,之前臺灣一對夫妻赴韓旅遊時,因太太意外早產,幸獲《大長今》主角李英愛善心捐贈醫療費。但日後媒體踢爆,這對夫妻生活其實很富裕,被大眾唾棄。這顯示透過新聞播出的後續效應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