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1 01:50

【特稿】《蘋果》變爛了嗎? 黎智英讓台灣嚐到什麼滋味  

林妘潔

 「蘋果咬一口」你嚐到的滋味是什麼?一咬就是上癮十幾年,如今,紙媒的寒冬來臨,數位匯流時代的轉型勢在必行,壹傳媒近日頻頻傳出裁員消息,曾經被高薪挖角的這群人,頓時少了落腳之處,這位人稱「肥佬黎」的精明商人下一步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曉。


被高薪挖角的你們 該何去何從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媒體環境血淋淋的真實寫照,2001年,《壹週刊》成功進軍台灣市場,事隔兩年,《蘋果日報》在台創刊,為擊垮各家老字號的媒體,賣成衣起家致富的黎智英,以破壞式的行銷手法,高薪挖角各家媒體的精英,這些人頂著《蘋果》的光環風風光光十幾年,展開激烈的惡性競爭,把原有的和諧悄悄地摧毀。


 因應數位化時代,壹傳媒紙本的銷售量日益下滑,數字更是慘不忍睹,紙媒正面臨寒冬的考驗,為節省人力成本,近日紛紛推出「優離方案」,當初無情挖角來的一籮筐好手,像是「清倉大拍賣」要他們另尋新的飯碗,而最殘酷的莫過於讓可能已過半百年紀的人,帶著專業與經驗的行囊,卻要佇立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交叉路口迷失方向,最終遭到淘汰和遺棄。


台灣媒體亂象 全是蘋果惹的禍

 聳動的廣告標語、新聞標題以及大膽的視覺化報紙設計,為當時的台灣媒體投下一顆極大的震撼彈,壹傳媒甚至複製西方的「狗仔文化」,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與偷窺慾望,許多政治人物與演藝人員避之唯恐不及,那時,天王周杰倫更是撂下狠話,要求黎智英「滾出台灣!」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媒體追逐戰愈演愈烈,《蘋果》為增加新聞產量推出的「爆料拿獎金」活動,讓爆料文化就此深耕,如今,民眾在臉書自創的「爆料公社」成為新聞來源的大本營,記者反倒要投靠民眾的資訊生存,像是不折不扣的外行人;講求速度的即時新聞,充斥於新聞平台,往往缺乏查證工作,讓新聞內容以笑話或是烏龍收場。


養大讀者胃口 這蘋果有毒嗎?

 「點閱率」儼然成為新媒體的標竿代名詞,十幾個年頭,《蘋果》依然鞏固四大報的龍頭寶座,走在最前頭引領新的媒體趨勢,羶腥色的報導方式評價兩極,裸體與屍體的爭議依舊,但讀者已漸漸中了蘋果的毒癮,胃口逐漸被養大,逼得其他媒體無從選擇只能跟進。


 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結合科技,讓新聞得以以更多有趣的形式呈現,追求事實挖掘許多內幕,實現人民的自由與民主精神,多次利用報導翻轉台灣,讓年輕人勇敢走上街頭,為自己的未來發聲,但倘若紙媒轉型失利,黎智英必定選擇放棄台灣這塊市場,如果他拍拍屁股說走就走,最後,他留給台灣會是什麼?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