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晰
許多人在看過104 Be a giver廣告之後感同身受,發現自己似乎也曾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然而廣告後來陸續被發現,影片中過濾李安大導演和麵包之神吳寶春的企業主管的七個行業都與李安和吳寶春走的路絲毫不相關,因此在網路上掀起了一場筆戰。
現任聯合報系UStory專案總編輯「小說界的李洛克」,同時也是小說家、故事教學者、自媒體經營者,他在臉書上為104廣告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的評價,標題為「不要用瞎扯倡導對的事情」。李洛克在文章中質疑了三個點:質疑「過往學經歷」在理解一個人的效用、貶低職場選才這份「專業」以及導向「人脈與裙帶」的重要。
首先他強調,李安在33歲前已在電影方面有諸多成就,若是將這份履歷拿去應徵電影相關行業必定非常成功,而影片中的「不相關」企業主表示不錄取則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李洛克還提出了一項觀眾都沒發現的疑點:「為何與電影唯一相關的演藝經紀業者所說的話卻沒被剪入片中?」此項疑點引發了許多網友思考及批評。
李洛克表示,自己也是年輕人,同樣有過大家的感受,能了解為何大家那麼認同,但戲劇張力無須過度引導,無論幾位主管看到李安的資歷與吳寶春的自傳,以他們當時的成績絕對不只是片中一張幾乎是白紙的履歷,顯然104有刻意遮蔽資訊誤導,更何況那都是30、40年前時空的履歷,用簡陋的資訊、錯置的時空來創造戲劇張力,只是讓最後影片主打的邏輯變得牽強。
廣告「不要有偏見、不要貼標籤」的口號,李洛克則認為,當求職者在線上開放履歷求職,都可能被人力銀行「貼上了標籤」,而這正是人力銀行所創造的篩選規則,那104又怎麼能大聲呼籲企業方別貼標籤呢?並且強調「如果104真心這樣認為,它是否就應該自己檢討並重新建立十幾年的篩選規則呢?期待104能身體力行自己率先做到。」
廣告效果反差大 只是在消費李安吳寶春?
而另一位在網路上發表評論的則是現任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編輯羊正鈺,曾經以媒體人身份歷經了318學運的他,對104這次的廣告也有不一樣的見解。羊正鈺認為,現在企業普遍喜歡比較「乖巧」的人,或是實習經驗較多、經歷較好的人,然而這樣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才。
他表示,企業本身都搞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人才」還是「奴才」了。對於是否認同廣告的拍攝手法,羊正鈺則說,使用李安和吳寶春做舉例非常奇怪,今天是因為他們已經成名了,但是如果換了一份履歷,企業主還是會照樣批評,認為就算看了此廣告,也不會改善企業在看履歷的狀況。
羊正鈺認為,這個廣告不需要使用反差如此大的例子,這樣造成的其實是名人效果,甚至讓人認為是在消費李安和吳寶春罷了,若是以普通人來做舉例說不定會更貼近人心。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