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 14:30

【人物專訪】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不想製造太多垃圾

【人物專訪】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不想製造太多垃圾 | 華視新聞

劉佩姍

 點擊進入《端傳媒》的網頁,映入眼簾的是潔白的面搭配生動影像,上頭訊息並非即時新聞,而是一篇篇深度報導及觀點評論,這與當今的網路新聞媒體生態有些格格不入。這樣的不同,《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說:「我不想製造太多垃圾。」


 留著一頭中分短髮,帶著細框眼鏡,用叉子慢慢切著紅莓蛋糕,問到《端傳媒》為什麼堅持深度報導及長篇評論,張潔平皺了眉頭一下,放下叉子,緊接著說:「我不想製造太多重複的、沒意義的,或只是改寫標而已的東西,製造太多垃圾給這個世界,我覺得是種犯罪,而且有思考力的讀者不需要太多這樣的東西。」


 張潔平說:「常常有人質疑《端傳媒》,製作長篇文章有市場嗎?有人想看嗎?但在《端傳媒》排名前十文章中,有八篇都是多達5000字的長文!」她認為,《端傳媒》從來不定位自己是大眾媒體,而是小眾媒體,因此,他們定位的讀者本身需要具備開放理性的心態和眼界,擁有想要了解中港台彼此的渴望;《端傳媒》對於長篇文章的堅持,是和讀者之間相互選擇的,聚攏吸引一群有質量的讀者。「這是種正向循環,在一開始就要見建立起來。」她強調找到自己的讀者很重要。


 提到讀者,張潔平同時還稱讚他們的讀者超厲害,會幫忙挑錯別字、錯誤翻譯以及校正歷史事實,除此之外,她還提及文章底下留言辯論都超有水平,她興奮地拿起手機給記者看並回憶起:「曾經有位讀者真是超熱心,會從早上到晚上,幫忙編輯們挑錯別字。」


 張潔平來自中國江蘇,赴港就讀碩士,畢業後短暫回北京兩年,但又再次回到香港,而這一待就是十一年;身為一個遊走在中港之間的人,張潔平說:「最大的苦惱是,看見兩邊都有被壓迫或是痛苦的情況,其實很相似,卻因為政治上的關係的鴻溝,都在彼此嘲笑而非分享交流。」這樣的想法也使她成為《端傳媒》的第一位員工。


 《端傳媒》理念是建立一個兩岸三地彼此對話的平台,但自從一上線就不斷被外界揣測背後意圖或是甚至被香港本地懷疑為紅色資本,對此,張潔平堅定地說:「日久見人心。」她接著笑著表示,有懷疑是應該的,更何況是辦一家媒體。信任這個東西並非一蹴可幾,但隨著時間以及作品累積,公信力自然會建立起來,大眾對媒體的有罪推定並非壞事,但最終要證明自己。


 身為執行主編的張潔平,如何運作團隊也是個課題,況且是一個新媒體團隊,張潔平認為必須逼自己走出舒適圈。她說:「這對於整個團隊真的很不容易,必須將每個人往外推。一件作品,由於載具的轉變,需要去思考有更多不同表達方式,不再單純是報紙的文字或是電視的影像。」


 過去張潔平曾擔任過記者,當現在不用在外面跑新聞或是寫稿,對於張潔平來說,她認為目前擔任執行主編的職位是全新的挑戰。張潔平說:「當一位記者就只是位批判者,你只要找問題、挑錯誤,但在《端傳媒》擔任執行主編是她第一次當個負最終責任的人,雖然在雜誌時期也是當過主編,但她還不是最後的那個角色,也不再只是個單純的批判者,現在要想如何去搭建系統,調解問題,而在這位置上也學習了很多。」


 張潔平在《端傳媒》發刊詞寫下:「漩渦裡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成立一年多來,也讓張潔平更堅信有人想要往外看這世界,而且是很強烈的。未來一年《端傳媒》的規劃,張潔平還是回到了讀者身上,她說:「盼望能建立一個溝通系統,目前來說還是太少討論,未來希望能夠將這個機制建立,最終目標是讓讀者認識讀者。」她所想要做的是負責將這個漩渦的樣子說清楚,而她現在也帶領著《端傳媒》,秉持著製作專業新聞的精神,清楚說出中港台三的間的模樣。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