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咏詩
記者/蕭咏詩
觀察台灣現在大部分的廣播節目,主題一般都是圍繞著在台灣發生的事情,也多以主持人與嘉賓對談的方式進行。然而,《那些老外教我的事》卻是由在美國生活打拚的台灣人煥恩主持兼製作,為台灣聽眾講述外國的新鮮事,這些有趣新穎的話題也成為吸粉的關鍵。
《那些老外教我的事》已在Bravo電台播出四年,回想起當初開始製作這個節目,煥恩說,由於自己有寫部落格的習慣,希望可以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電台的邀請下,欣然開始製作這個節目,換以口說分享的方式記錄生活。
不過,要每個星期尋找有趣的主題,保證節目的質量也並非易事。因為節目走生活化的路線,煥恩認為,如果對主題不夠熟悉及感興趣,很難支撐一小時的節目,所以她嘗試給自己的生活注入刺激。
她說:「如果生活是一條上下波動的曲線,很多時候它的狀態是零」,其實每天的生活都是在重複,因此,她需要製造「波動」,去意圖關注身邊的事情,也透過參加不同的活動,想辦法在常態之中更用力地生活、觀察、記錄及連結,以此建構她的「靈感資料庫」。
可是,煥恩也隱約感受到,與朋友外出遊玩時都抱著找主題的心態,動機就變得好像沒有那麼單純。雖然製作節目讓她可以記憶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但她認為:「是一份禮物,但同時也是一份蠻大壓力的禮物」。
煥恩也不希望《那些老外教我的事》變成自己的口述日記。所以,她試著努力把廣播只有聲音的限制,化作為特色。像是在萬聖節的時候,加上一些恐怖的音效,或是親自跑去地下鐵收錄現場音效,都只為了豐富節目的效果。
煥恩表示,《那些老外教我的事》的「我」不一定要是自己,為了給聽眾不一樣的感覺,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年,每個月都會邀請嘉賓來說他們的故事。但後來發現,找過的嘉賓都是自由工作者,同質性非常高,原因是生活化的主題很難找人去談,自己的人脈也不夠廣,這也是她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地方。
Bravo在煥恩去年回台時,為她辦了一場聽友會,那是煥恩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躲在收音機背後的人。結果發現,《那些老外教我的事》的聽眾年齡層很廣,有6、7歲的小朋友,也有退休的老先生。
對於聽眾年齡分布如此廣泛,煥恩表示,節目主題大概分為職場、生活、旅行及國外文化趨勢,年紀大的老先生可能喜歡聽政治和藝文的內容,年輕人可能會關心留學或英文的資訊。也有一位爸爸曾向她表示,自己的小朋友聽到節目中講「寶可夢」,之後便成為了忠實小粉絲。
還有不少聽眾朋友會在粉專留言表示對節目的欣賞。煥恩認為,這些都是很大的鼓勵,因為很多時候也不知道花了這麼多時間去做節目,到底聽眾的反應如何。
在《那些老外教我的事》的節目網站上,煥恩用「賊船」去形容製作節目這件事情,因為她覺得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失效的承諾,而且沒有到岸的一天,更笑指:「就像是一個無止境的坑,現在仍然在賊船上頭。」
但是,她也明白,內容製作者就是必須要與deadline和睦共處,既然製作出內容是每周必須履行的義務,可以換一個想法,把製作節目看成是製作一個「時空膠囊」,每集的節目就是把想法收進時空膠囊裡。她說:「在當下放進去可能沒有太大的感受,但以後打開看到以前的自己,那是時空膠囊威力無窮的地方。」因為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即使在無止境的坑裡,煥恩仍能有一份盼望。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