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順祥、吳旻蓁、顏麗家、薛若儀、龐家姍、江殷年
【專題記者鄭順祥、吳旻蓁、顏麗家、薛若儀、龐家姍、江殷年綜合報導】
「我是丁聖祐,我要科學化訓練!」
臉書粉絲專頁「Fair Game!TAIWAN!體育改革聯會」4月11日轉貼一段由游泳國手–丁聖祐拍攝的影片。目前就讀國立台灣大學的她,有台大泳后的美名,她在出國比賽時,看到外國選手用先進、科學化的方式訓練,反觀自己,由於訓練資源的缺乏,即便認真練習,進步幅度仍有限。丁聖祐口中的「科學化訓練」對大眾而言是個陌生名詞,究竟它的內容是什麼?又能如何幫助運動員呢?
對症下藥 科學化訓練成效可觀
「科學化訓練是指用運動科學原理進行訓練,專注提高訓練的成效。」目前擔任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相子元表示,為了提升運動員表現,教練會用不同的方式訓練,所謂科學化訓練不同於以往的土法煉鋼,是透過數據客觀地指出選手的優缺點,讓教練看到訓練成效並針對弱點加強。
科學化訓練大致可分為運動生理、運動心理、生理生化、運動營養、運動力學、醫學防護及情報搜集等七個項目。針對選手的狀況及需求安排項目,例如:生理生化是檢測選手的疲勞指數、運動營養是為了增加肌肉量或控制體重。不同的運動,所倚重的項目也不同,射箭需要運動心理、韻律體操則需要運動營養。但是否採用科學化訓練、採用哪個項目,主要仍取決於教練。
科學化訓練以運動科學理論(以下簡稱運科)為知識基礎,國立體育大學則是國內運科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校,校內的運動隊教練得以將研究實際應用在選手的訓練中。「訓練成功的關鍵在於團隊合作,除了教練本身,再來就是運科這塊。」舉重隊教練陳淑枝表示,隊上的科學化訓練與一般訓練比重是100比100,兩者都需要兼顧。
國體舉重隊的科學化訓練包含運動生理、心理及營養。以生理訓練為例,若是選手腿力不足,便加重課表中腿力訓練的組數。另外,舉重時需要的爆發力,也是透過訓練讓選手學習發揮。陳淑枝指出,訓練並非單練舉重就足夠,而是透過各種方式培養舉重所需要的能力。
舉重隊的訓練分為賽後恢復、力量、技術、比賽、調整五個時期,各期的訓練有最其適當的強度與組數、次數。相較高中的傳統訓練,國體舉重選手黃鼎介認為「大學接觸科學化訓練後,選手們都能切身感受訓練輕鬆許多。」因為教練會依照選手狀況調整訓練內容,效率確實提高許多。
除了生理訓練菜單,隊上還有負責監測選手受傷狀況的防護員、一般心理師及運動心理師。「我特別重視運動心理學,因為關係到比賽最關鍵的剎那。」陳淑枝表示,一般心理師負責處理選手的心情低潮;運動心理師則幫助選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比賽時發揮最好的成績。曾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劉藍尹提到自己比賽時容易分心緊張,但透過心理老師輔導,能減少許多負能量及想法。
國體擁有全台唯一的超低溫冷凍治療機,採站立式設計,艙內會噴出負120度的液態氮,藉由低溫使肌肉恢復。選手每週進去三至四次,可依照個人需求決定什麼時候去。訓練前能幫助肌肉力量輸出,訓練後則是減輕肌肉疲勞。「疲勞往往是受傷的開始。」劉藍尹表示,訓練後肌肉緊繃、身體疲憊反而睡不著,但接受超低溫冷凍治療後能有效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綜觀上述,科學化訓練確實對選手有所幫助,不過陳淑枝認為運科涵蓋的面向太廣,單一教練無法鑽研每一個相關研究領域,需要各領域專家的協力。科學化訓練其實一直存在,但使用的成效取決於教練的接受和應用程度。
黃鼎介指出,國體在技術層面目前多由教練指導,缺乏運科協助,且校內也沒有國家訓練中心的配備,例如幫助選手記錄和調整動作的高速攝影機等。陳淑枝則表示,國訓中心的資源來自國家,其內的奧運級選手都有一對一的教練和防護員,記錄練習狀況、心跳,更有專家分析數據等等。國體考量人力和財力,目前無法跟進。
運科資源分配不均 專業分工、人才整合才是關鍵
目前較徹底實行科學化訓練的就屬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國訓中心),著重訓練國家體育隊的選手。當初引入科學化訓練是為了提高台灣在國際賽事的奪牌機率,因此「重點培訓」逐漸成為常態。以國訓中心內部為例,舉重、跆拳、射箭等常勝項目自然獲得較多資源,而游泳等冷門項目則易被忽略。
「只要聽到是游泳項目,他們就覺得這一個項目短期內不會拿到獎牌,會放心力在目前看來有機會拿牌的。」丁聖祐舉例,進入國訓中心後除了平時的訓練外,也會加入運動防護的部分,然而由於游泳選手較不被注重,因此即便出現身體問題,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協助。「其實這樣的做法都太短視,怎麼可能這樣做成績會好?」訓練時間有限,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大的訓練成效?此時,科學化訓練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能有效提升選手的表現,同時也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除了資源分配不均,選手及教練是否擁有正確的運動科學觀念更是關鍵。丁聖祐回頭看求學時期土法煉鋼的訓練,雖然意識到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但當時不知道何謂科學化訓練,也不清楚要從哪裡獲得相關資源。更重要的是,連教練都對科學化訓練沒有概念,「像游泳跟體能的訓練量要互相搭配,不是兩個一起練就好,但今天你找體能訓練的老師跟游泳的老師,他們根本不知道你練了什麼,完全沒辦法搭配,等於選手必須要自己控制。」教練缺乏與團隊分工、協力的概念,而選手仰賴教練給的訓練方式,訓練難以發揮最大值,自然無法擁有好成績。
國體技擊運動技術學系助理教授江杰穎點出問題:「我們有培養體育專業的學生,但對於教練的養成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制度。」台灣教育體制中並無明確的教練養成機制,許多好的選手憑藉優異的經驗及競技成績考取教練一職,卻不知如何有系統、有邏輯地規劃訓練。「不使用科學化訓練,很容易受傷,台灣的教練很多覺得操到累就是有練到,但你沒有掌握選手的資訊,也沒有溝通在裡面。」體育改革聯會成員呂季鴻舉例,國外較完整的運動訓練團隊包含:技術教練、體能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以及測量各項數據並進行分析的運科團隊等等。其中技術教練指導該項運動所需的專業技術,體能教練則專注於選手的體能發展,並針對不足的部分進行補強。但問題是,若教練的思維無法與時俱進,體能教練及其他科學化的訓練又該如何介入?當務之急,或許不是提供更多的資金、資源,而是改變舊有的訓練思維,讓教練與運動科學搭上線。
學術觀念落差大、群眾認知不足 成運科發展最大瓶頸
其實,運動科學早已存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多數人並未認知到。相子元舉運動產品為例,如:運動鞋設計如何穿得更舒服、減低受傷機率,甚至運動衣物材質與合身與否,都是運科的範疇。黃鼎介指出,器材研發是運動科學的一部分。他以舉重專用的舉重鞋為例,因為舉重是一個對地面施力,利用反作用力負重站力的運動,所以舉重時不能穿民眾常穿的氣墊。由於氣墊會緩衝力量,為確保選手對地面施100%的力,舉重鞋都是實心的硬底鞋。民眾經常一鞋穿到底,但跑步、走路時適合穿著的鞋子,不見得適合從事其他運動時穿著,不同運動都有其適合的運動器材,用對器材不僅較不費力,也較不易造成運動傷害。
既然運科早已存在生活中,為何對某些教練而言,運科卻如此陌生?這必須回歸到教育體制。學生從小被分成體育生與一般生,體育生常被貼上「不愛唸書、只會運動」的標籤,即使順利從選手一路升至教練,仍鮮少接受學科刺激;另外一群熱愛體育的學生,未能成為選手,但學科方面的表現優異,因此選擇研究運動科學。相較之下,鑽研運動科學的學生較缺乏實務操作,因此理論與實際訓練之間易出現落差。台北市立大學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教授劉強認為,鑽研運動科學的學者應負起溝通、轉譯知識的責任,「術科跟學科中間的落差大,學科老師一直希望教練跟學生接受科學化訓練,但如果學科老師沒有更接近術科一點,這永遠是好高騖遠。」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暨碩士班副教授林嘉志分享,「學生對運科有點排斥,因為比較困難。」以自己的教學經驗為例,他觀察到許多體育相關科系學生仍將「成為運動老師」視為唯一出路,從小接受術科訓練的學生,缺乏對學科的自信,「讀體育系,未來當體育老師,他們就會想,幹嘛去學運動科學?」雖然台灣有數間運動科學研究所,但大學部沒有專門的運動科學系,必須到碩博士班才有機會學到更深的運科知識。
「傳統的觀念要矯正。運動不是只是運動,它是有科學的。」相子元提出看法,運科在台灣面臨的困境在於觀念的差異,僅有少數專業人才理解。應先將運動風氣、市場建立起來,當政府和一般民眾都重視體育活動,供需出現後,推廣運科自然容易許多。運動作家與運動網站顧問徐國峰也認為,「必須讓運科的商業價值被看到。」像美國籃球、美式足球、日本棒球、牙買加短跑等,它們之所以蓬勃發展,都是因為有一個龐大的體育生態。徐國峰認為,當體育生態夠宏觀、民眾運動需求量提升時,科學化知識就能更融入生活,體育發展也能更加健全。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