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璞、曾品媛、李怡瑤、劉俊華、翁芊儒、楊旻蓁
【專題記者王若璞、曾品媛、李怡瑤、劉俊華、翁芊儒、楊旻蓁綜合報導】3月26日台灣漫畫大師鄭問(本名鄭進文)逝世,作為日本漫畫協會漫畫獎優秀賞第一位非日籍得主及九○年代台灣漫畫巔峰時期的翹楚,鄭問的離世對台灣漫畫界來說無疑是一大憾事。
鄭問是誰?年輕一代人手一本日韓漫畫,對於上一代叱吒漫畫界的風雲人物已相當陌生,令人不禁好奇為什麼台灣兩個世代對於本土漫畫的認識差異如此之大。台灣本土漫畫去了哪裡?為何在漫畫文化發展的歷程中,台灣本土漫畫總是個人傳奇式的曇花一現?而從民國103年上線的手機漫畫平台(如Webtoon、Comico)是否能成為台灣漫畫發展的契機?
漫畫產業停滯多年 數位漫畫成潛力股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曾在Webtoon發表作品的劉俐華指出,台灣的漫畫產業發展無法追上日韓的原因,是因為政府在發展階段實施內容管制。51年頒布的《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內文針對漫畫內容中涉及道德倫理、國家安全、怪力亂神的內容進行規範,過於嚴苛的審查標準導致台灣漫畫在發展階段面對了十多年的空白期。加上當時日本的盜版漫畫引入台灣,強勢的發展讓創作者很難生存,碩果僅存的幾件優秀作品,例如《阿三哥與大嬸婆》、《Young Guns》,也逐漸被大眾遺忘。
時至今日,漫畫發表的形式已經有所轉變,數位漫畫平台蓬勃發展,Webtoon、Comico以手機為主要載具,在台灣吸引眾多漫畫讀者。只要點開手機App,最新排行榜一目瞭然,可將喜歡的漫畫加入我的最愛,連載更新時還會主動提醒。Line行銷經理王嘉綺認為,自加入台灣市場起,Webtoon的閱覽數不斷增長,可見台灣電子漫畫市場具有潛力。
手機載具改變閱讀習慣 結合多媒體應用拚轉型
手機漫畫畫面從橫式變成直式,因此也稱為「條漫」。條漫的特別處在於運用手機介面下滑的閱讀方式,利用下滑時的未知與期待感,來製造閱讀樂趣。劉俐華表示:「直式漫畫可以用距離來取代格子,用上個畫面跟下個畫面的分割來告訴你這個主角他想多久、或是這個時間過了多久。」
在表現形式上,多媒體的應用與呈現也是手機漫畫平台的一大特色。「當數位漫畫可以藉由聲光效果表現出臨場感時,就不需要我們以往熟悉的狀聲詞。媒介轉換的過程中,也會改變說故事的方式。」劉俐華指出,Webtoon以直向敘事的作品佔多數,同時也發展出了結合震動、音效的表現方式,韓國甚至結合擴增實境技術,研發出時下流行的AR(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漫畫,顯現出漫畫發展的多樣性。
劉俐華表示,Webtoon的母公司Naver作為韓國最大的入口網站,從十年前開使就已陸續發展出直播平台、通訊軟體等互聯網服務,熟稔資訊操作的背景使Webtoon甫推出就已具優勢。無論是付費機制、或是在手機載具上的表現形式,都能夠洞察現今網路使用上的最新趨勢。
相較於Webtoon是由韓國網路服務平台Naver研發,目前台灣的數位漫畫平台多由紙本出版社自行發展,但台灣出版社對於如何吸引點閱率、提高用戶的黏著度並不了解。劉俐華表示:「現在數位漫畫要能成功,平台間的競爭已晉升到資訊戰的層次。」 然而,台灣的出版社在嘗試跨足數位出版領域時,仍傾向保留傳統紙本翻頁形式,在網站、app的設計上,也尚未發展出人性化的介面,導致平台無法貼近使用者經驗,無法達到便於閱讀的基本需求。
平台燒錢搶市占率 台企業多不願投資
目前引進台灣的日韓數位漫畫平台大多不收費,以「燒錢」策略搶市占率。以Webtoon在韓國的發展模式為例,先在前期免費閱讀時累積讀者,再透過漫畫「先免費後收」的吊胃口行銷策略,讓付費者比一般讀者搶先閱讀,平台也不至於流失大批讀者。然而,劉俐華表示,相同行銷策略不見得可以移植到台灣。台灣企業訴求在短期間看見獲利進帳,多半不願意承擔付出高成本的風險,在手機漫畫平台的收費機制啟動後,如何留住讀者將是業者一大考驗。
純創作收入不穩定 多方發展維持生計
「作為漫畫老師、創作者,我最關心的是這些漫畫人才能不能透過創作獲得足夠的收入,直白一點來說就是生計問題。」劉俐華說,錢是影響創作者能否支撐下去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她相當樂見於海外的數位漫畫平台(Webtoon、comico)在台灣發展,除了提供本土漫畫家露出機會,也衡量作品的點擊率給予創作者相應的稿費。
目前漫畫家為維持生計,通常會接商業外稿、設計、廣告分鏡來平衡收支。在中國漫畫平台連載的漫畫家曾建華以自己為例,除了在中國漫畫平台連載,也在國語日報連載漫畫,「我未必畫的是我想要的東西,現在經營方式比較多元化,相對收入就會比單純創作作家來得多。」他也坦言只靠理想而創作的漫畫家可能較難維持生計。
「路是很寬的,了解自己很重要,而且也不必太早把自己的出路鎖死。」漫畫家謝東霖指出,目前大部分漫畫家都有副業,通常是另有正職、接案,或是開發漫畫的周邊商品營利。他建議如果對漫畫產業感興趣、但畫不出吸引人的作品,也不必執著當漫畫家,可以考慮往經紀人、編輯、編劇、作畫、通路開發等方向努力,一樣都能在漫畫圈中,更能幫助漫畫產業發展。
社群媒體改寫互動形式 創作者機會大開
「我為什麼要花錢去買你的幻想?當然是你的幻想有價值。」未來數位有限公司老闆韓京岳表示,出書就像明星一樣,很多人滿懷夢想、不停挑戰,甚至得經歷沒有收入的階段,不過千百人中也可能只有一人能脫穎而出。
目前漫畫作品的發表方式,大致上分為自費印刷出版的個人誌、同人誌,以及由出版社代為發表的商業誌。在有能力自費出版作品之前,部分素人會爭取在網路平台(如:臉書)露出以累積人氣,奠定基礎銷售量,逐漸打開知名度後,更可以吸引出版社關注進而簽約合作。
時下的出版社或漫畫平台已較少培育新人,多半直接在網路上發掘人氣漫畫家、簽約後直接出書,若讀者反應不佳可直接終止合約。蓋亞文化漫畫部編輯洪葦聿表示,漫畫家要出頭必須先自我經營露出作品,出版社會依照網路上釋出作品的成熟度、完整度、或是市場接收程度為考量,全面的評估後才會談合約與出版。
過去的漫畫家只需關在房間裡埋頭苦幹,社群媒體卻改變了這樣的關係,透過互動,他們得以建立起自身的知名度與品牌形象。漫畫家不僅可以直接用私訊、留言的方式與讀者互動,創作者之間也可以透過社群網站認識彼此、互相給對作品的建議,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漫畫家背後的關鍵推手 編輯角色隨數位化轉變
除了透過網路即時與讀者互動,本土漫畫家韋宗成更強調傳統編輯的重要性。在comico連載漫畫的廖見河(筆名:river)指出,「我的責任編輯就是十幾年以上資歷的厲害老手,從新作品的提案開始,編輯就會多方面與我討論、給予建議。」在編輯給予建議後,讓漫畫家自行去決定是否採納。在漫畫連載的過程中,漫畫家可能會偏離故事軸線或模糊主題,此時就需要編輯適時的提點。
「培養漫畫家已經夠難了,要培養編輯更難。」理想的編輯需兼具漫畫學理與掌握市場趨勢的能力。未來數位有限公司老闆韓京岳認為,學好漫畫學理並不難,市面上也有不少參考書可以學習,然而如何預知市場走向並非參考書能學到的,除非天生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否則只能透過市場上的廝殺才能培養靈敏度。透過掌握書籍銷售狀況、常在社群網站接觸讀者,深入了解群眾喜好,熟悉商品市場的編輯雖然未必知道如何讓漫畫內容更精彩,卻能讓漫畫作品更迎合市場口味。
過去一部作品的誕生到出刊,編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優秀的編輯帶給作品更多機會,也是作者與市場反應的橋樑。但現今漫畫家可以直接在網絡發表作品,並藉由閱覽數高低、在排行榜上名次立刻得知讀者反映。劉俐華提到:「以往我們認為要參考日本的經驗,所以希望漫畫的生產中引進編輯制度。Webtoon卻打破了這樣的預設,給予作者相當大的自由。」雖然編輯已經較少干預漫畫家的創作,相對的,漫畫家要能衝高能見度及點閱率,卻必須各憑本事。
掙脫發展困境 整合產業鏈為上策
文化部端新政策 編制獎勵待補足
文化部在106年發表的《台灣出版市場的困境與突破》專業報告中,針對出版業的未來列出六大發展方針,其中,將扶植漫畫作品發表平台、發展漫畫人才培育計畫,以及建立漫畫基地、扶助作品跨界媒合作,列為重點發展項目。期望透過中長程計畫的執行,改善出版及漫畫產業的整體風氣。
劉俐華表示,近幾年文化部逐漸重視漫畫產業的發展,除了在全台各地創立動漫、漫畫園區,希望能吸引漫畫家的進駐外,也設立了金漫獎,獎勵優秀的漫畫創作者。而目前金漫獎雖然有規劃20萬獎金給第一名的優勝者,對於其他名次的參賽者卻沒有給予相應的獎勵,吸引創作者前來參賽的誘因相當薄弱。
劉俐華也提及,雖然文化部相當支持漫畫產業的發展,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目前的政策並不能解決漫畫產業面臨的根本問題。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作為台灣漫畫主管單位,目前的負責漫畫的人員卻只有兩位,顯現出並沒有在人力上做出足夠的編制。於104年開幕的竹東動漫園區在近期也傳出內部規劃不彰、導致部分區域閒置的問題,顯現出動漫園區的發展形式也有其討論空間,如果無法提供創作者足夠的軟硬體、人力資源,園區的建立形同虛設。
文化部拚漫畫培育 Comic Stars繁星班全台廣邀好手
文化部103年起舉辦「漫畫產業人才培育計畫Comic Stars漫畫繁星班」,提供北中南三地150名學生免費課程,廣邀國內外漫畫家、動畫家參與,也協助學員了解漫畫產業結構,學習創作、編輯工作等產業運作模式。Comic Stars漫畫繁星班課程會協助媒合新興廠商與學員、協助就業,也會持續追蹤個別學員狀況。
繁星班協辦單位南臺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教授吳思璿表示,根據過往教學經驗,系上學生具備動畫設計能力,但說故事的技巧卻不突出。本土漫畫家韋宗成則認為,除了繁星班著重的概念性以及技術性外,台灣漫畫產業最欠缺的「個人風格養成」也十分重要。他指出,台灣漫畫技術算成熟,不少漫畫好手被挖角去國外當畫工。他建議有心發展的後進,不需追求一夕成名,應以三五年心血磨出作者個人風格,風格穩定後,才能套牢讀者,進而銷售周邊商品,打通整條產業的任督二脈。
政府部門需整合 IP授權增效益
曾建華及洪葦聿均指出,現行台灣漫畫業的困境,主要還是在於產業的整合不夠完全。日本及韓國的動畫、漫畫,除了延伸周邊,與影劇也緊密結合。蓋亞文化漫畫部編輯洪葦聿指出,以日本為例,只要出現一個好的原著劇本,不論原著為小說、漫畫、電視劇,皆可能轉換成另一個媒介呈現,「譬如說漫畫變電影,或者是漫畫真人化,台灣現在就是比較少。」單以動漫畫的結合來看,台灣漫畫屬文化部的權責,而動畫卻屬經濟部工業局,因兩者分屬不同部門管轄,政府較難從中調整或媒合。
劉俐華建議,台灣可以參考日本的「動漫委員會」形式,在作品上市之後透過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權的方式,結合周邊商品、動畫、連續劇等增加商品效益。「漫畫要獲利不能單靠作品本身的銷售,真正要讓台灣漫畫產業蓬勃發展,重要的是媒合多樣的行銷管道。」
紙本漫畫在網路平台興起後漸漸式微,但它不會完全消逝,而是走向精緻化的出版路線,偏向訴求收藏價值。近來台灣部分影劇也開始與漫畫結合發展周邊商品,如電影《KANO》就曾出版漫畫。103年,以培育新人演員為旨的「植劇場」也嘗試與出版社合作,將單元劇繪製成單行本漫畫。李葦聿提到,為配合植劇場培育新人的理念,此次計畫中也邀請老、中、青三代漫畫家共同創作,希望刺激漫畫家接觸植劇場的編劇與劇本,進而學習或交流。
除此之外,植劇場透過實際採訪近九成的新人演員,寫實地將培訓過程中的挫折融入漫畫創作。「這些演員背後成長的過程是台灣比較沒有看過的職人故事。」透過紮實的田野觀察與訪談,細緻刻畫漫畫人物主人翁的內心轉折,《魔幻時刻-THE ACTOR》嘗試打造富含台灣本土文化底蘊的職人類型漫畫,改變大家對台灣漫畫的既定印象。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