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希追求自我 以甲蟲為心靈依托

陳羽希追求自我 以甲蟲為心靈依托 | 華視新聞

張珮慈  / 台北市

【記者張珮慈台北報導】鋼鐵打造而成的甲蟲外殼,其上帶有一道道刮痕,象徵陳羽希傷痕累累的身軀,而空心的殼裡包裹著柔軟的棉花,代表他脆弱的心。目前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陳羽希,2日起在郭木生文教基金會舉辦個展《超人變體計畫:從寫實出走之後》,以甲蟲作為釋放負面回憶的出口,進而自我超越,成長為心中的超人。

自小父母離異,父親離開家庭,而母親又常忙於工作不在家,陳羽希童年時的寵物甲蟲就像爸爸的角色般庇佑他。「因為從小受到家族的欺凌與瞧不起,沒有爸爸的我就只能依靠甲蟲獲得慰藉。」陳羽希說,因此他將自己投射至甲蟲身上,彷彿一直以來皆以甲蟲的身分生活。在歷經不受喜愛的童年後,陳羽希產生自我變強的意念,並與昆蟲為求生存的本能連結,「變體」便是他逐漸獨立的過程。

 

一走進展場,即看到由鋼鐵、棉花與羽毛打造而成,且中間空心的甲蟲裝置〈蟲棺〉。陳羽希提到,由於童年時害怕外界的人事物,而將自我由裡到外包覆,便將作品尺寸設計成與自己的身形相符,而鋼鐵外殼上的一道道刻痕,則代表著他一次次受過的傷。策展人謝子凡認為,陳羽希選擇用鋼鐵作為媒材,可能意味著男孩在轉變成為男人的階段時,給予自己的負重,以及證明自己有想保護的事物。

〈蟲棺〉以創作者陳羽希的身形打造,擁有堅硬的鋼鐵外殼與棉花般柔軟的心,如同另一個陳羽希。 圖/張珮慈攝

接著再向內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右方白牆上的作品〈意識日記17〉,這是陳羽希的自畫像,他以甲蟲的圖像,直接覆蓋於本該出現臉的地方。陳羽希說明,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畫自畫像,但無法畫出自己的臉,由於只要一照鏡子,便會想起被爸爸拋棄的回憶,於是他索性先用顏色疊在臉部的範圍,再畫上甲蟲的圖像,對他來說,甲蟲是另一個自我,更是他欲求轉生成為的物種。

陳羽希將自己投射在甲蟲身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甲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圖/張珮慈攝

《意識日記》系列作品中,隨筆勾勒、扭曲的線條,隱約看得出甲蟲的形狀,這是陳羽希在修圖軟體上,將自己臉部的輪廓以線條簡化後,再結合甲蟲的形象以繪畫呈現,記錄自己過往記憶中的憤怒或悲傷等各種情緒。對於陳羽希在展覽中毫不避諱揭開自己的瘡疤,觀展者、台北收藏交易中心經理徐翊文說:「從作品裡我可以看到他把自己放到創作中,並且坦然的面對曾帶給他傷痛的回憶。」

陳羽希將自己的臉線條化,融合甲蟲的符號並依當下情緒描繪,最終創作出《意識日記》系列。 圖/張珮慈攝

陳羽希平時習慣將自己打扮得體,穿著襯衫、西裝與皮鞋等正式的衣著,「我打扮筆挺的原因是自卑感。」他解釋,不希望如小時候一樣交不到朋友,更不希望再被人瞧不起。然而,他並不喜歡西裝帶來的束縛感,因此在作品〈超人變體9號〉中,他以黑色皮鞋為主體,並以細長的鐵絲代替鞋帶向外刺出,代表他厭煩為了隱藏自卑,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外表,也象徵對這個社會規則的反抗。

 

在作品〈超人變體12號〉中,陳羽希則是以標本、壓克力與複合媒材組成的創作,一隻體型雄偉的公甲蟲正欺負弱小的母甲蟲,白、紅與金色的顏料交融,代表著精液與血液。他認為,在性行為時男性是相對較勇猛的角色,而在興奮的狀態下,他認為自己便是那隻大甲蟲,得以拋開平時的自卑感。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