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宇恩
【記者古宇恩綜合報導】山路地形複雜,駕駛常因彎道盲角導致無法即時應對路況,進而釀成意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團隊研發「Light-UP盲彎壓線感測器」,將現有山路凸面鏡結合燈光設計及壓線感測器技術,盼讓行經盲彎的用路人更容易意識對向來車狀況,避免意外發生。 此發明亦榮獲2022年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產品設計類銀獎。
一般凸面鏡的可視距離僅有30公尺,而駕駛從反應到煞停平均需要22公尺,反應不及容易導致對撞,且凸面鏡在視線昏暗或山間起霧、下雨更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團隊設計在入彎前的50公尺處,放置壓線感測器,當車輛通過時,系統會即時透過凸面鏡的兩側燈光閃爍警示提醒駕駛。團隊成員施奕均說明,壓線感測器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在紅綠燈、停車場閘口的辨識,「它的技術成熟,也就代表我們的研發很快可以被實際生產,投入使用。」
Light-UP由左右兩側的光流誘導系統、上方的太陽能板及放置於入彎50公尺前的壓線感測器組合而成。團隊成員林美潔說明,系統可安裝於現有凸面鏡,為加速安裝及維修,降低過程中的危險性,採用模組化(註一)設計。此外,團隊選用耐用度高的不銹鋼,透過沖壓(註二)技術製作成各部件,應對戶外惡劣的使用情境。施奕均補充,過去團隊曾考慮不保留凸面鏡的方案,「考量到駕駛的習慣和心理狀況,沒有這面鏡子他們會感到不安心。」
註一:是由數個「基礎功能元件」組成的「特定功能組件」,通常具有相同的製造過程及邏輯。
註二:借助機械的動力重擊材料,將材料裁切、折彎、塑造成模具所規範的成品形狀與尺寸。
林美潔表示,光流誘導系統能否成功引起用路人的反應是關鍵,團隊耗費大量時間研究燈光的尺寸,「如果太小的話,它是起不了作用的。」他也補充,系統造型要結合現有道路設備及顏色,才能將對於駕駛的影響降至最低。此外,為避免光線過於刺眼影響視線,團隊在燈源前設計大片Y字形孔洞組成的遮罩,讓光線不會大面積直射眼球。
「凸面鏡會起霧的話,團隊或許可以考慮除霧的功能。」送貨司機陳南屏給予建議,同時他也認為除山路外,這套系統在平面的T字路口等也能起到相當程度的警示作用。施奕均表示,技術上Light-UP在未來三至五年即可投入生產,但由於系統屬於公共設施,政策能否配合成為商業化的關鍵。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