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原民長者的家:如何延續文健站的光?

守護原民長者的家:如何延續文健站的光? | 華視新聞

古宇恩、林玟君、詹晶雅、蔡文馨

【專題記者古宇恩、林玟君、詹晶雅、蔡文馨綜合報導「來這裡都喜歡啦!像是我們的故鄉。」楊玉樹靦腆地形容「文化健康站」這個地方。二十多年前,來自台東排灣族的楊玉樹,為了工作與丈夫移居到台中,從永春文健站籌備到正式成立的三年間,不時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然而,因丈夫生病無法出外工作,楊玉樹便成了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現實的殘酷,讓楊玉樹在前往文健站的路上面臨瓶頸⋯⋯

文健站供長者照顧服務 原民重獲部落歸屬感

民國104年,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成立「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其前身為原民會於民國96年成立的「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期望更加強調文化傳承與健康照顧的功能,以弭平原住民族與都會地區之間的醫療及社會福利資源的差異。

原民會社會福利處視察王子軍強調,文健站與一般的長照機構不同。首先,長照機構的服務對象為身心已中重度失能的長者,而文健站是服務健康、亞健康(註一)、衰弱到輕度失能的原住民長者;再者,長照機構的照服員人力較充沛,文健站則提供較為基礎且免費的醫療保健照顧服務。

註一:亞健康是指人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人的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但並沒有明顯的病理特徵。

隨著近一半(48%)的原住民人口移居到都市,民國106年後,原民會開始在都會地區建設文健站,透過聘雇同為原住民身份的照服員來照顧原住民長者的方式,保障長者獲得在地族群及文化特色的照顧服務,進而降低原住民家庭醫療和長照花費負擔。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從民國104年到111年文化健康站所服務的原住民長者人數成長近4倍。

「medjama (早安)!」來自台東排灣族的溫發英一大早來到文健站,穿戴著配有百合花圖騰的排灣族特色服飾,熱情地與照服員和其他長者們打招呼。

「它(文健站)讓老人家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 」文健站服務志工蔡光明說明,長期居住於都會區的原住民少有聚會的空間,導致日漸與自身族群文化脫節,因此,文健站的設立,不僅給予原住民長者重拾自身文化的機會,也讓他們能彼此交流、獲得歸屬感。「文健站很溫暖,好像回到部落,所以心情會很開朗。」文健站彷彿溫發英的第二個家,讓嫁到台中50年後的他重新找到回家的感覺。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截至民國111年全台目前共有481間文化健康站,其中站點多設立在原住民人口數較多的花東地區與南台灣地區。

多元課程傳承原民文化記憶 重塑長者自信

「我想說今年要有個突破,看看我能不能夠坐公車,所以一直注意公車班次,現在終於成功了!」初來文健站的戴錦蓮,在照服員的鼓勵下,學會搭公車及搜尋公車班次,不僅成為每天來到永春文健站的常客,更從中獲得自信心。

文健站除了協助長者銜接現代生活及提供衛教課程等服務,也重視原民文化的傳承。許多原住民長者期待透過文健站的課程找回被遺忘的文化記憶,戴錦蓮感概地說:「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好像也不太了解,當我們要認真學習的時候,老人家都已經不在了。」因此,照服員曾將排灣族傳統的月桃編織設計成一整季的活動,從月桃的採摘、剝皮、曝曬、編織,到月桃的用途及對於族人的意義,讓原住民長者發覺埋藏在傳統技藝中祖先的智慧,同時訓練手眼協調及刺激腦部運作。

此外,文健站也透過青銀共學的模式,讓長者傳遞過往在部落生活中所習得的文化經驗,並與年輕人共同學習族群文化。蔡光明分享,「小孩子願意來學,長者會很感動,是給他們一個很大的自我認同感。」他表示,雖然不能明確知道青年收穫的多寡,但至少可以讓他們對於自己的文化有最初淺的概念。

永春文健站的課程以延緩失能作為主軸,並嘗試融入排灣族文化元素,讓長者在課程進行中訓練手眼協調,同時學習傳統技藝中的文化內涵。 圖/古宇恩攝

多重壓力考驗文健站 提升到站率成最大挑戰

作為各文健站首要查核指標的到站率,目前已成為文健站負責人及照服員的「業績壓力」。即便文健站延續了世代間文化傳承的精神,但並非每位原住民長者都能享有相等的資源。因交通不便、工作及家庭因素等情況,許多原住民長者前往文健站的意願低落。永春文健站計畫負責人呂秀惠無奈表示,即便前來文健站的長者對於站內提供的服務都相當滿意,但個案到站率低落的情況,成為文健站面臨的一大挑戰。

文健站設點需考量諸多標準,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究員宋聖君說明,「文健站必須要配有電梯,方便老人家上下樓;在坪數上,一個人要兩平方公尺,也需要設有辦公室、廁所跟廚房。」另外,由於都市原住民的居住型態不似部落集中,因此難以尋找原住民人口密度較高的服務據點,當尋覓到適切地點,文健站又可能面臨租金過高,且場地不符合設立標準的情況。都市文健站的選址難以考量個案交通的便利性,連帶影響原住民長者前往意願,造成到站率低落的情形。

為了提升個案到站率,許多文健站提供長者接送服務,但也導致部分長者因擔心造成照服員的困擾,而漸漸開始找理由請假。溫發英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分享,「老師說我年紀比較大,最好有人接送,可是我覺得不好意思,所以還是自己慢慢騎摩托車過來(文健站)。」雖公部門建議長者可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站,然而宋聖君指出,除了雙北都會區外,其他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並不夠完善。「有多少老人家會坐公車?公車時間是不是可以配合文健站時間?」照服員張家郁也提出質疑。

除了選址與交通問題會影響原住民長者到站情形外,根據《112 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規定,55歲以上的原住民長者便享有前來文健站之福利。但張家郁指出,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大多為了維持生計,「許多個案其實六、七十歲都還在工作。」不過,文健站的服務時間通常與工作時間重疊,進而導致到站率難以提升。

長者在課程中製作的原民風手工藝品和圖畫,是永春文健站站內的裝飾亮點。身著排灣族特色服飾的溫發英伴隨音樂的節奏,展開肢體訓練的課程。 圖/蔡文馨攝

查核制度成文健站壓力 專家質疑脫離「陪伴」本質

《111 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查核報告》規定,若個案到站率低於六成將拉低文健站的評鑑成績,且當查核分數低於70分時,一個月之內則必須提交改善報告,否則將會面臨撤站危機。個案未如期抵達文健站,導致到站率低落,進而影響評鑑成績,是文健站負責人及照服員長期面臨的壓力。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日宏煜認為,「不該把個案限縮在文健站的空間。」當原住民長者有工作能力,不論到市場賣菜、到田地耕作等,只要照服員清楚掌握個案去向,並了解個案身體及生活狀況,便足以達到文健站「陪伴」的目的。個案的到站情況要以抵達文健站的空間為依據,還是以照服員走進原住民長者生活的形式才算數,是現行制度仍需要定義清楚的部分,日宏煜無奈地說:「這是查核制度的問題,並不是文健站的問題。」

在查核項目中,課程規劃也有極大佔比,為了豐富課程內容及優化文健站的實施成效,多數文健站便會推出特色課程,將原住民長者視為學生,由外聘老師指導長者。日宏煜對此提出質疑,「文健站應該像家中的客廳,自由自在,而不是充滿限制。」他認為,文化課程的設計應更具彈性,讓原住民長者也可以作為老師,以落實真正的文化傳承與青銀共學。

戴錦蓮常覺得都會區如同鳥籠,充滿各種不適應與限制,而文健站如同一片天空,讓他拾回部落的溫暖,得以重獲短暫的自由。查核制度與文健站的存廢密切相關,如何調整文健站的制度,讓服務擴及更多有需要的原住民長者,以實現文健站「陪伴」的初衷,是須迫切解決的問題。

都會區文健站除了提供延緩失能的課程外,也形成原住民長者彼此交流,重拾部落溫暖的環境。 圖/詹晶雅攝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