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盈、李旻珊 / 新北市
在電力普及的台灣,卻有一個地方遲遲被台灣電力公司給遺忘了六七十年。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達蘭埠Talampo」阿美族部落,長期以來沒有電力供應而被稱為「黑暗部落」。即使黑暗,但擁有「部落媽媽」之稱的吳美貌,帶著他們栽種有機金針,讓黑暗部落散發出自信、獨特的光芒。
吳美貌(前排左一)、劉佳雯(前排右一)帶領著原鄉農友進入烏來示範農場學習。 |
吳美貌 從辦公室到農地
吳美貌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從事微生物農藥等有機範疇的研究。二OOO年,被檢查出罹患乳癌,為了健康著想,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接觸市面上販售的有機蔬果、拜訪各地的有機農場。
二OO一年,桃芝風災來襲,土石流淹沒了花蓮縣富里鄉。當時任職於岡界教會的林玉心和周銀蓮,接觸到有機堆肥,透過與台北市社區生活關懷協會的鄭憲章理事長與生技中心林畢修平博士的對談,開始萌生了在部落推廣有機產業的計畫。
大病初癒的吳美貌剛回辦公室上班,便接下林玉心和周銀蓮的請託,帶領位於光復鄉的黑暗部落,從慣行農法轉型至有機農法來種植金針花。一開始有機的概念不太被大眾給接受,再加上整地、除草都需要人力,吳美貌帶著他們,用七年的時間,從大家不看好的有機種植,黑暗部落不只用金針做出自己的特色,更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歐盟有機認證的產品。
創立「台灣原味」 輔導更多部落轉型
成功的輔導黑暗部落之後,因為看見更多原住民的需要,二OO八年,吳美貌決定辭去生技中心的工作,專心投入輔導原住民種植有機,使用微生物取代化學農藥。
然而,當他們在輔導原鄉農友種植有機的同時,發現原鄉農友只知道努力生產,並不會產量控制,例如:假設今天需要十斤的蘿蔔,原鄉農民們並不會照著生產計劃進行產量控制,可能生產了一百斤,但這多出來的九十斤,該如何銷售成了一大問題。因此,在專心投入輔導部落轉型的兩年後,二O一O年,吳美貌決定成立「台灣原味」品牌,幫助原鄉農友進行有機轉型及農產品銷售。
任職於台灣原味的劉佳雯說,其實讓部落從事有機,就是開啟了一條路讓青年回家,也傳承了部落一直以來在種植作物上的智慧,更可以讓人們所吃到的食物越來越健康。因此,台灣原味以「不要讓食物離自然越來越遠、不要讓人離土地越來越遠、讓部落的農事有機、讓部落的智慧傳承、留一條路讓部落青年回家」作為他們勉勵自己且推廣有機的宗旨。
台灣原味成立之後,他們已深入花蓮、嘉義、台東等八各個部落,了解他們的過去歷史以及一起找出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陪伴他們一起做有機並找出適合部落種植、且具有特色的作物。
例如位於阿里山的來吉部落,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地區植物分布溫帶與寒帶交雜,再加上雨量差距很大,因此,台灣原味與他們一起找出了最適合種植的作物--甘蔗,不僅耐運輸,也需要潮濕的氣候。
台東縣金峰鄉的新興部落,東臨太平洋且西接知本山脈,因此住戶將房子集中建築在緩坡平台上,形成階梯式的視野。由於部落內耕地範圍多屬砂質石礫土讓,適合種植小米、花生、玉米等耐旱作物。因此,台灣原味也替他們找出了種植小米的優勢,將小米作為新興部落的特色產品。
吳美貌老師(右)親自下鄉、進入農田,與當地原鄉農友一起種植有機。(照片來源:台灣原味提供) |
劉佳雯說,台灣原味所做的,說是「輔導」原鄉農民,「陪伴」更來得貼切。在協助有機轉型的過程中,他們從不強迫原鄉農民與他們簽定合約,因為台灣原味知道,部落都無法保證自己的產量為多少,更不願意綁死自己。但深知,轉型至有機所需三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再加上他們抱持著「對土地最友善的事情必須有所犧牲」的信念,即便有著協助轉型失敗的風險,他們更願意「陪伴」原鄉農民一同走過從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的慣行農法走到有機種植所需的時間。
在有機世界中 求新求變
除了輔導如何使用種植有機之外,台灣原味也透過協助原鄉農產品進行加工品開發,來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也讓他們的產品做出差異化。例如,馬告豆干,即是使用原鄉農民利用有機方式所種植的台灣本地黃豆,除了可以解決生產過多且賣不出去的黃豆,也可以照顧到土地的每個環節,此外,也讓他們的產品做出差異化,讓每個部落做出不同於其他部落、屬於自己的特色,不僅能夠透過特色產品,是大家記住部落,更可以穩定銷售通路。
近幾年,農友透過與主婦聯盟合作,在生鮮蔬果的銷售通路穩定。但趨於穩定銷售通路,如何求變求新以獲得更大的利潤,是農友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
此外,台灣原味也於二O一一年在烏來設立了許多示範農場,除了希望農友到烏來示範農場學習,更希望可以透過有機,讓大家提及烏來時,不再只是想到溫泉與老街,而是深入認識從日據時代便充滿值得被記錄的烏來的文化背景。有機意識的盛行,近幾年也有許多大學的環保志工們與台灣原味作聯繫,希望在台灣原味的烏來示範農場內,體驗有機生活。大學生們透過實際參與,不只體驗到了種植有機的不易,更可以實現台灣原味的理念,讓人與土地越來越靠近。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