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嘉義 阮劇團打造在地劇團

曾貴停、黃欣安  / 嘉義縣

「因為在嘉義長大,高中時期我們就發現這裡藝文生態相對不足。」阮劇團團員余品潔想起高中時大家面對資源不足,即使對戲劇充滿熱情,也難有較大的發揮空間。除了高中校際間的展演,少有空間提供給大家共同演出。最後,大家選擇到北部大學追求自己對表演的渴望。雖然離開了家鄉,但這群年輕人仍心繫著嘉義。他們帶著自己的所學,帶著對戲劇的熱情,回到故鄉創辦了阮劇團,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嘉義創造更多的表演機會。



阮劇團希望減少觀眾與劇場的距離,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到戲劇的動人之處,甚至看到最真實的自己。(照片來源:阮劇團提供)

看到家鄉缺乏資源挺身出力

從小在嘉義生長,劇團的成員們都深知自己的家鄉缺乏藝文資源,沒有足夠的表演空間、缺乏充足的教育資源,提供給對戲劇充滿熱忱的人。因此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和寒、暑假回到嘉義,藉由擔任高中戲劇社的老師,教導他們怎麼說故事、如何利用肢體表演等。阮劇團副團長盧志杰說,回到嘉義擔任社團老師後,才發現當地確實缺少一個提供表演的空間。而在這塊土地上長大,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嘉義熱愛演出的夥伴,創造一個共同演出的機會。

當時嘉義鮮少現代劇團的演出,因此他們再未成立劇團前,除了在高中戲劇社教學外,更規劃一齣齣戲劇回到嘉義搬演。阮劇團教學組陳盈達說,當時團員間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規劃了一兩場戲劇。但一年接著一年,一場接著一場演出後,觀眾也越來越多,這似乎不能再是「玩票性」的活動,團員間有了要將他延續的共識因而成立了阮劇團。政府規劃已久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同時也在嘉義縣民雄鄉落成,阮劇團便進駐藝術中心,開始在嘉義的深耕計畫。

「製圖器」是二〇一五年草草戲劇節主題,參與演出的青年在接受長達半年的訓練後,透過演出繪製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照片來源:阮劇團)

草草戲劇節讓人人是主角

提供熱愛表演的人演出機會,一直都是阮劇團致力的目標。每年的「草草戲劇節」便是劇團為了對戲劇有興趣的人所規劃的活動。草草戲劇節原先只招募高中生,但阮劇團認為戲劇屬於所有人,因此經過幾屆的擴大試辦,目前已開放給普羅大眾報名。週末時,參與草草戲劇節的民眾會到阮劇團接受指導,進行長達半年的戲劇教學和練習,如最基礎的肢體訓練。余品潔說,雖然報名的人都知道自己會上台,但仍有很多人剛來的時候不太敢說也不敢演。

教學和練習的過程中,參與表演的成人或青年都需要接受最基礎的肢體訓練,但最困難的莫過於克服心中的恐懼。雖然是演自己的故事,但大家都不曾嘗試將自己的故事「演」給別人看,因此訓練的過程對團員,對民眾都充滿挑戰。參加草草戲劇節的民眾都沒有表演基礎,但表演的目的就是將自己想說的故事真誠地說出來。陳盈達說,許多人剛來到劇團練習時仍十分害羞,擔心自己的故事微不足道。但對於阮劇團的成員來說,帶領著他們突破心房,把自己的故事演給大家看,才是草草戲劇節想要創造的舞台。

為了讓更多孩子看到精采的戲劇表演,阮劇團規劃了一齣齣的精緻短劇在偏鄉地區的校園內演出。(照片提供:阮劇團)

用阮的力量演出屬於我們戲劇

「我們的確是嘉義人的劇團,但同時也是嘉義第一個現代戲劇團。」嘉義與台北相較起來,藝文生態相對不足,現代戲劇比較不被大眾接受。因為語言的不同,所屬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也與我們大相逕庭,這些世界名劇作難以和身在台灣的民眾產生共鳴。為了讓民眾願意花時間走進劇院,余品潔說,劇團改編了許多名劇,像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法國喜劇大師莫里哀的⟪妻子學校⟫等。除了將這些名著改用台語演出外,也轉變戲劇的時空背景,讓整齣戲劇可以和民眾的生活經驗結合,讓劇場和民眾不再有距離。

從三年前開始,劇團也透過偏鄉演出計畫,讓資源匱乏的偏鄉學生在學校裡就能欣賞到動人的戲劇,也將處世的大道理隱身戲劇中,藉著平易近人的劇情傳達給小朋友。此外,余品潔更笑說,和小朋友互動對他來說更具挑戰,因為小朋友的反應是如此地真誠,當你的戲劇無法吸引他們時,他們的眼神總會直接告訴你。也有人常問他,紙風車劇團早就在做偏鄉演出計畫,你們為什麼還要做。他總聳聳肩回說,如果一件好事有一千個人,甚至一萬個人做不就更好了嗎?
延伸閱讀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紙風車劇團

阮劇團官方網站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