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20:00

大林蒲煙囪林立 居民凝聚齊心抗爭

陳宥畬、王芸樣  / 高雄市

高雄小港的大林蒲社區,昔日是產甘蔗的農地,卻因十大建設開發,工廠排放的黑煙、廢料,導致嚴重空污和水污染,讓居民長期看不見高雄的艷陽,也產生飲食安全的憂慮。志工因此組成「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雖然還沒達成目標,但透過齊心抗爭凝聚向心力,從此不再對環境冷漠,而更激發大家捍衛家鄉的共識。


大林蒲面臨嚴重空汙,金煙囪文化協進會志工常手作道具上街抗議。(左至右分別是成員林清清、理事長洪富賢、成員莊富驛。) 攝影/王芸樣
昔日農林漁業發達 人為薈萃

根據歷史記載,開拓當地的延平郡王鄭成功,一到大林蒲,看到此地野林草木茂盛,就將它取名為「大林埔」,後來為了驅邪種植菖蒲,才改名「大林蒲」。

鳳興里里長,同時也是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理事長的洪富賢說:「我們早期農業非常發達,也很有文化,因為這樣還流傳『頂昌下蒲』的盛況。」「頂昌下蒲」是指右昌及大林蒲兩地都人文薈萃,明朝時期大興廟宇,讓分散的人口聚集在這兩地,因此右昌和大林蒲從來不缺人力,地靈人傑。他還說,大林蒲曾經因為盛產甘蔗,是高雄橋頭糖廠原料的主要來源。此外,溫暖的沙岸海灘和漁港都是大林蒲早期的特色。

十大建設讓農地變工廠 青天成黑煙

然而,昔日風光不再,好景不常。一九七三年,台灣進行十大建設。為了加速工業現代化,高雄大林蒲被做為工業發展基地,政府徵收他們的土地來擴建工廠設施,大林蒲從此成為工業區,昔日農地和沿海殺案都改建成工廠。洪富賢感嘆,童年對社區的回憶都是在甘蔗園和溫暖的海邊玩耍的景象,但是工廠進駐後,田地、海灘、明媚的陽光以及乾淨的水和空氣都不復存在,令在地人非常心痛。

洪富賢說,四十年來,大林蒲居民承受家園被破壞、環境遭受污染。而近年,台灣加速出口,工廠排放的廢氣造成空氣污染的問題更加嚴重,還因為黑煙遍佈滿天,整個社區都呈現灰灰、暗暗的樣貌。而工廠廢料排到海水裡污染水質,魚群被污染,也連帶影響漁業,不當的開發讓大林蒲像個資源回收場。

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理事長洪富賢展示昔日大林蒲影像,回憶往日光景。    攝影/王芸樣

前期居民思想守舊 難以組織動員志工抗爭
二十年前,許多人雖然承受不住家鄉現況,卻沒有動力改變,不願站出來抗爭。洪富賢說,老一輩的思想保守安於現狀,年輕人也離開家鄉求學就業,社區只剩下極少數願意為環境行動抗爭的人。

一九九二年大林蒲爆發「五二六事件」,居民抗議中油大林廠污染社區,和政府起了血腥爭執。從那時起,洪富賢便開始正視大林蒲環境污染的問題,起初和他有相同想法,欲捍衛自己家鄉環境的人不多,而且沒有組織及計畫,難以抗爭成功。雖然如此,他仍沒有放棄凝聚大家一起抗爭的希望。

金煙囪協進會成立 用活動凝聚志工站出來

洪富賢因此在二〇一一年和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志工成立「金煙囪文化協進會」,開始上街抗議、寫請願書、集資北上到政府部門抗議,希望能減少工廠污染。而為了能喚起居民社區意識,召集更多人加入,也讓外界的人更認識大林蒲,洪富賢也定期舉辦例如社區攝影比賽、社區彩繪、西南風音樂季等活動。金煙囪文化協進會藉由藝術文化活動宣誓他們捍衛家鄉的決心,為小港沿海地區,留下一個可以喘息的缺口。隨著大林蒲的抗爭漸漸被媒體爭相報導,社區居民才發現站出來發聲的重要,有更多人加入協進會。

「社區彩繪」活動吸引來自宜蘭的藝術家倪祥,成為大林蒲的駐村藝術家,並邀請社區居民以及國小學生在建築物外牆與倪祥一起塗鴉、彩繪。選擇代表大林蒲工廠意象的黑、灰色、紫色,以及廟宇的橘色、紅色為主,是為了培養小學生了解社區發生的困境以及環境議題,將來為大林蒲發聲。

藝術家倪祥是宜蘭人,如今成為大林蒲的駐村藝術家,和在地居民一起抗爭。   大林蒲影像館提供

而為了替協進會募款,在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號舉辦第一屆西南風音樂季,邀獨立樂團、在地歌手開唱。雖然規模還不大,現場很多設備還是倒貼志工的錢租的,卻集合對社區有心的人士出手相助,成功募得資金。

今天金煙囪協進會的核心成員大約十位,而包括所有樂意幫忙的志工加起來已經有四、五十位。協進會裡年紀最輕的成員林清清只有二十二歲,他說自己就是從社區彩繪活動後,發現身為社區的一員不能漠視現況,於是加入金煙囪協進會,在金煙囪協進會下的「大林蒲影像館」組織中,拍攝宣傳片、紀錄片,上傳到臉書粉絲專頁中分享。

成員最年長高齡七十歲的許順良,是從台電退休後,還把自己的退休金捐給社區,更隨其他成員北上環保署請願,許順良的行為還鼓勵更多社區耆老一起上街抗議、請願。



人若團結起 將比煙囪高

洪富賢說:「我們從零開始很累,但看到越來越多人重視社區,勇敢站出來,為了家鄉就不累了。」

大林蒲社區雖然還在追求乾淨環境的目標上,居民卻不再對家園環境冷漠,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凝聚向心力,喚起更多居民拿出南台灣的激情,也讓外界認識大林蒲。期待有朝一日能掃除那些污染、林立的工廠和一支支煙囪,讓他們重見社區的烈陽,重現昔日光景。


社區彩繪選擇代表大林蒲工廠意象的紫色上色,期待喚醒更多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   攝影/王芸樣
越來越多成員加入金煙囪協進會的行列,手打道具上街抗議,吸引媒體關注。   大林蒲影像館提供


延伸閱讀:

危機成轉機 甲仙種出無毒新希望

老屋大改造 保留台北人情味

廢旗重生 美麗台灣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