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韋宣 / 台北市
【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一張書桌上擺放著電腦、水杯及電燈,牆上掛著壁畫,乍看靜止的一切,突然水杯傾斜了一點,畫像緩慢轉動一下,民眾才發現所有東西都在慢速變動。4月29日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在「空場」藝術空間展出半個月的畢製作品,以「健身房之夢」為題,展現當代人的生活樣貌及學生的人生經驗。
佔據展場一角的書桌裝置,名為〈生活的形象〉,創作者賴怡心讓觀眾仔細盯著空間一陣子,才看到桌上物品緩緩左右移動的細節。作品呈現出平日生活中,人們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不動的情景,賴怡心表示,她使用齒輪讓裝置推動杯子傾斜,或是讓畫像左右旋轉,讓桌面上的物品像是有生命一樣會動一動,「想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詹涵逸〈平靜的一日〉展出兩枝筆尖相對的原子筆,在彈簧的控制下推出筆芯、伸向彼此,即將相觸時縮回,表現出人跟人初識時的彼此試探。還有兩件袖口相連的白色毛衣,掛在天花板上的繩索兩端,緩慢移近再分開,卻因相連而無法推離太遠,表達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以後,有時會想把對方推開、突然冷淡一陣子的狀態。
林威宇創作〈我在這〉包含兩件作品,一個是垃圾桶裝置,當參觀民眾撿起地上散落的紙屑、鋁罐丟進垃圾桶,便會觸動機關彈出垃圾;另一個作品則是摺疊椅,感應有人接近時,椅墊會向上彈起,不讓來者坐下。兩個裝置意在表達反抗常規的心態,陳琪芳導覽解說:「為什麼(你)丟垃圾,我(指垃圾桶)就要接受?」意在反思規範對人或物的束縛。
新媒系畢展首創展覽創作小組,規劃參展動線。入口處的「跑步道」讓參觀民眾大跨步踏上輸送帶,奮力往前跑進展場。進場後,以手指輕觸感應器,當過快的心跳頻率穩定下來後,螢幕上紛亂的白色點點才會排列成文字,顯示展覽的核心概念。總召黃健敏表示,展覽希望能引人思考科技器械的使用規則或社會規範與現代人之間互相牽制的關係。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