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20:00

六腳新世代青年 網路傳承百年廟宇文化

陳宥畬、王芸樣  / 嘉義縣

嘉義縣六腳鄉青年楊雅婷,離鄉背井到外縣市念書時才發現,自己所熟知的故鄉卻沒有人聽過。驚訝與難過之餘,她開始透過網路,行銷六腳百年的廟宇文化及傳統,透過臉書粉絲團,除了讓更多人看見六腳外,也凝聚許多到外地打拚的六腳人,在粉絲團上分享著自己所知的六腳故事。簡單的粉絲團,凝聚起大家的感情,也追溯出許多沒被記錄的歷史故事。



目前正在臺北攻讀研究所的楊雅婷,透過網路把家鄉嘉義六腳鄉的廟宇文化發揚光大。   攝影/王芸樣

熟悉的故鄉卻比想像中更無名

目前正在台北攻讀研究所的楊雅婷,同時也是「六腳順天宮李府千歲東營大將軍」粉絲團創辦人,當初與兩個弟弟離鄉背井到外縣市念書,每當說到「來自哪裡」時,從來沒有一個人知道「六腳」在哪裡,但換一種方式說,「我們在北港再下來一點」或是「我們在朴子再上去一點」,沒想到大家就都知道它的位置了。大家都知道北港與朴子的地理方位,卻單單沒聽過六腳,讓從小在六腳長大的他們十分震驚。

楊雅婷說,曾經問別人為什麼知道北港及朴子,卻不知道六腳?大家的回答普遍都是,「因為他們的廟很有名呀!」楊雅婷說,其實他們順天宮下的東營大將軍府也曾經非常風華。

東營大將軍府在六〇到八〇年代,每到聖誕千秋時,信眾來還願的戲棚可是以百起跳。甚至有一年繞境遇上大選,報紙還特別刊登「請先投票再參與繞境」的文章,可見當時的東營大將軍府是台灣民眾多麼重要的信仰中心。但隨著時光流逝,台灣的生活圈逐漸北移,對於這種傳統文化漸漸地不再那麼重視。

各路好手齊相助 傳統維護大家顧

為了讓故鄉像北港般被人記得,正在台北念研究所的楊雅婷,回到嘉義六南村,開啟傳承傳統文化的志業,並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成立了這個「六腳順天宮李府千歲東營大將軍」粉絲專頁。

剛開始只有楊雅婷與兩個弟弟著手進行,但周遭的朋友們得知他們正為了「傳統文化」而努力著,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朋友們都來幫忙。為了要吸引年輕一代人的目光,他們將神明們畫成公仔,做成「神型形立牌」站在廟門口,但光是畫出一尊可愛版神像,設計費就要價一萬多,毫無經費的他們正在苦惱該怎麼辦時,楊雅婷男朋友的朋友的哥哥剛好擅長繪圖,便跳出來要免費幫他們製作。儘管關係兜了這麼遠一圈,但為了台灣人的文化,大家有力出力。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一輩的目光,楊雅婷的團隊將順天宮東營大將軍繪製成可愛版神像,做成護身符。攝影/王芸樣

不過在最一開始,事情並不像沒有發展的非常順利。楊雅婷的阿公在六南村擔任村長已經二十年了,退休之後繼續為鄉里服務,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的負責人,所以當楊雅婷在一開始回去時,不免受到鄉里的人們質疑:「是否是為了牟利才回來?不然怎麼會想要來做這種東西。」

當時他的阿公也不支持她,因為他認為一個女生為甚麼要回來弄這些,另外,廟宇對於老人家來說是神聖的,把神明做成可愛版神像也不是太妥當。沒想到,當可愛版神像送到村裡時,他們需要用人力把打印的紙割邊裁成神形立牌,楊雅婷說:「雖然阿公當時超反對,可是要裁的時候,他是第一個趴在地上割來割去的,真的很有趣,當你看到一個老人家趴在地上剪這些『有的沒的』。」
村民看到廟門口放置可愛版神像立牌,紛紛到現場合照,楊雅婷說「第一天拍到天黑拍不清楚了,人潮才慢慢離開」。  楊雅婷提供

除了阿公「表裡不一」的支持外,楊雅婷說,她的男朋友及她弟弟的女朋友都不是六腳人,但大家卻都很自動的來參與這些傳承活動。另外,有主修台灣文化的朋友,也自願來到六腳,開始解構廟宇並幫忙挖掘歷史,一路上有各方青年加持,楊雅婷說,非常感動。

向傳統尋根 凝聚地方

「向傳統尋根,凝聚地方」,楊雅婷說這是他們成立粉絲團最主要的目的。原先他們只是單純把在國家圖書館找到關於六腳的報導、耆老提供的舊照片等放上粉絲團分享給大家看,沒想到散布全台各地的民眾看到後,紛紛在粉絲團留言說著他們所知道的照片中的故事。像是有一次,他們放上了村內「武德團」出陣的照片,馬上就有一個雲林人在下方回應,他雖然不是六腳人,但一說到武德團,馬上就知道是六腳人的活動,而且武德團在當時非常厲害。看到這則留言的楊雅婷,馬上回到嘉義,尋找武德團老人。

雖然武德團已經解散,但現在有廟會活動,像是「接王」,還是會出動武德團道具,敲鑼打鼓出巡,而這些老人家各司其職,到現場完全不用分配,就自動站好自己的位置。   楊雅婷提供

透過當了二十年村長的爺爺「文仔」,楊雅婷找到了一些還在世的武德團老人,原本孤僻的老人,一講到打拳、陣頭、武德團,眼神就亮了起來,說著當年出巡、練習的故事。但因為武德團中有許多老人過世了,這項文化沒有被傳承下來,但幸好楊雅婷在板橋浮洲找到了「小六腳」。小六腳那邊有座武德堂,附近兩條街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到北部打拚的六腳人,在那裏有傳承下來武德團的一些傳統陣頭文化,而現在楊雅婷也積極邀請武德堂的人回到六腳鄉,教小朋友打拳、出陣,並且讓曾經是武德團的耆老們,用「眼睛」糾正他們的動作,確保文化以最接近原型保存。

原本是因為沒有經費,才選擇用臉書粉絲團來經營、宣傳,現在粉絲團人數已經逼近兩千一百人,沒想到粉絲團也立下許多大功。在六腳鄉,有很多戶人家只剩下老人,年輕人出外打拚,常常忘了打電話回家。透過粉絲團,有些人看到今天廟口有活動,拍到了老爸、老媽的身影,會打回家寒暄一番,說著「今天你們是不是去哪裡了呀?我都有看到」,接著家庭許久不見的關懷就回來了。楊雅婷說,村裡的老人因此變得快樂,也變得更愛拍照,因為只有這樣,小孩才不會忘記遠在家鄉的他們,他們才有更多機會通話。

我們什麼都沒有 我們只剩下文化

楊雅婷的叔公說:「我們真的沒有東西可以留給下一代了,只剩傳統,讓未來的人知道,『原來我爸爸小時候是在什麼樣的地方長大的』。」

楊雅婷說:「景氣再差,信仰是不會倒的」;反而景氣越差,信仰越需要存在。曾經風華過的六腳順天宮及東營大將軍,是他們六腳人的回憶,唯有踏出行銷的第一步,才能幫助這個地方重新被人看見,文化和傳統,是每一個地方甚至每一個社區,都不能忘記、失去的。
延伸閱讀

魯祝尋根傳承文化 森巴鼓出泰雅

苗栗囝仔 打造百年聚落新風貌

鹿港囝仔 找回人與在地連結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