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敬茹、李雯瓊 / 新北市
從印尼嫁到台灣十六年,如果問陳鳳玲,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她會告訴你,「我覺得自己更有自信了吧!更勇敢了!」學中文、考通譯、到現在當志工、到處演講……遠嫁來台的印尼媳婦不間斷地學習,在第二個家鄉,活得多姿多彩。
十六年前,二十八歲的陳鳳玲剛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有人就會看我長得不一樣,就會問是從哪裡來的。」陳鳳玲模仿著那個語氣,彷彿一切歷歷在目,「啊?印尼來的啊?那來台灣……很幸運,過得很好喔?」
「拜託!你以為來台灣的人都是比較窮的嗎?台灣才多大的地方!不要因為不了解就這樣隨便歧視別人!」總是有人竊竊私語,說她是「買來的」,陳愛玲略為激動地說,「我是人!不是東西欸!」
二十八歲的陳鳳玲認識了當時去印尼觀光的丈夫,陷入熱戀後閃嫁來台;原本一句中文也不會說的她,從國小的補校開始學起,從「ㄅㄆㄇ」開始,一筆一畫地學習中文;後來到新移民會館進修中文,被介紹到花博當志工,「因為花博有很多外籍人士嘛!那時候也不算是當翻譯,就是去幫忙。」
熱心投入志工工作的陳愛玲,總是朝氣蓬勃、熱心助人,因此登上了報紙,開始有人注意到這個盡責熱心,又有雙國語言優勢的印尼媳婦;有外勞仲介公司看了報導,主動聯繫上陳愛玲,希望能雇用她,擔任公司與外勞之間的翻譯。
陳愛玲答應了,但兩年的工作經驗,卻是讓她長嘆口氣,「夾在中間,就像夾心餅乾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夾在雇主和外勞中間讓她相當為難,「有時替勞工講話,公司就會不滿意;替公司講話,勞工又會不諒解。」離開仲介公司之後,她回到新移民會館,在善牧、賽珍珠等基金會的幫助之下,持續進修通譯的相關課程,成為一名合格的通譯。
通譯工作壓力大,陳愛玲說,法庭上的氣氛莊嚴肅穆、太過沈重,一次兩次跑法院,讓她不堪負荷,「我有能力,但是我不喜歡。」
現在的陳愛玲,更多的是在移民署當志工,或是受邀到學校演講,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台灣跟印尼之間的不同,希望自己以前所經歷過的歧視不要再發生。有時到小學裡演講,小朋友們從一開始的好奇,到演講過後的「喔!原來如此!」都讓她備感欣慰。
有時候,政府機關或是基金會、友人介紹,需要陳愛玲烹煮印尼菜餚在活動中分享,即便時間很趕、需求量大,平日繁忙的陳愛玲還是會義不容辭地幫忙。
她說,來台十六年,一路上也因為有很多人的幫助,才能走到今天。因為這些幫助,即便也曾經被歧視、被嘲笑;即便身邊的朋友來到台灣,多多少少也有過不舒服的經驗。陳愛玲還是愛著這片土地,把這裡當作第二個家,更願意相信台灣人的友善,並將受到的幫助,盡其所能地回報。
為了老公,來台十六年,原本隻身一人,現在膝下多了兩個女兒、成了一個家,再加上許多新移民、台灣朋友,「有了家,一切都不一樣了。」
她驕傲的拿出一本厚厚的資料夾,裡頭是國小、國中的畢業證書,以及各種通譯、創業研習營的結業證書,這是陳鳳玲在台灣的生活記錄,也是她一步一步,從一個人在異鄉的害怕,到現在,若是有人歧視她,「他說一句,我就回十句」的證明。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這篇文章 從通譯到志工 印尼媳婦陳鳳玲在台生根 最早出現於 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