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禪、陳厚蓉 / 新北市
閃爍的陽光透過結實纍纍的百香果藤架,灑落斑駁的光影,在這樣生意盎然的環境裡,放上餐桌,數十位身著圍裙、戴著頭巾的小小朋友,手裡端著自己親手呵護、栽種、採收的蘿蔓與萵苣所製成的生菜沙拉罐,搖身一變,成為架勢十足的服務生,將美味的沙拉罐獻給在座的農友伯伯及老師們;而另一旁,由大哥哥大姊姊各自分組帶領小小朋友們席地而坐,進行野餐,享受戶外派對的樂趣。這般熱鬧的場景,原來是由東南科技大學的助理教授王玫及呂麗蓉副教授,與深坑國小合作,以深坑在地為中心,攜手推動的「新食感 — 童農創藝服務教育」。
由於深坑地理位置特別,是城鄉交界之處,四周丘陵環繞又有景美溪貫穿其中,處處可見茶園風光,許多老一輩的居民更是延續著傳統農業維生,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農業之地。然而當代人與農業、食物的關係卻日漸疏遠,王玫認為,若能「大手牽小手」,以服務學習的方式,讓大學生在課堂中先訓練自己做準備,再將「食」與「農」的概念向下紮根帶到小學中,創造教學上的雙贏。
這項食農教育計畫,是從二〇一五年起,正式啟動的「三年期持續性計畫」。針對國小三年級的其中兩個班,以問卷做前測後測,加上焦點訪談的方式,持續追蹤同一批小孩直到五年級,觀察這樣的體驗式學習是否讓孩童們在食農方面有所進步與成長。
「在地食農生活節 — — 從產地到餐桌」是第一年的計畫,這群三年級的「食農小尖兵」在農友伯伯的帶領之下,捲起衣袖,體驗務農者平時的辛勞,拔草、整地、播種,實實在在地與土地互動。然而,學習當個小小農夫的過程也並非事事順利,二〇一五年九月杜鵑颱風肆虐,孩子們的心血一夕之間全泡了湯,王玫說,「我覺得那也是學習,其實就是給小朋友一堂課,農人種菜,看天吃飯。所以當我們看到眼前滿目瘡痍,就決定重新來過。」
颱風過後的兩個月,小朋友終於採收了自己栽種的蘿蔓與萵苣,清洗乾淨直接送入廚房,由餐旅系的師生帶領小朋友進入專業的西餐廚房,製作美式鄉村生菜沙拉,並把豐碩的成果製成沙拉罐,懷著感恩的心,獻給農友伯伯及師長,是為「敬天謝師的戶外饗宴」。王玫笑著表示,「其實小朋友對於生菜沙拉是很畏懼的,只要是綠色就會排斥,可是那天所有的沙拉全都被大口大口吃光光。」對孩子來說,實際參與從無到有、從農場到餐桌的這個過程,能讓他們更懂得「珍惜食物」,瞭解到所有食材都是經過農人們細心照料才會有收成,並不會平白無故出現在餐桌上。
大力支持食農教育計畫的深坑國小學務主任王嘉德表示,以「食物」為主題的課程,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的體驗,由於研究上的需要,原本配合東南科大合作的只有兩個班的名額,但現在其他班級就由深坑國小的師長自行帶領小朋友,一同加入種菜、從產地到餐桌的行列,影響力及永續性在深坑國小已經不斷發酵。
對食農奠定了基礎概念之後,「食飲藝術欣賞」與「餐桌禮儀」,是升上四年級的「食農小尖兵」所需要學習的進階版食農教育核心重點。本身教授「西洋藝術欣賞」的王玫,於計畫的第二年,在西洋藝術史,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印象派五百年之中,選定十幅與「食物」相關的畫作,將這些畫作的背景、風格,介紹給修習這門課的學生,融會貫通後設計成教案,將知識帶到回小學裡。
食農教育不僅可以是實作的農務學習,還可以是視覺上的藝術體驗,進行跨文化的學習,從小培育孩子在美學、人文、藝術方面的鑑賞能力,並透過在地教育的扎根,從體驗之中落實學習。
食農教育計畫在今年邁入了第三年,除了持續對新加入的三四年級生們,分別進行基礎、進階食農教育以外,由修習「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的學生,在課堂為五年級的小朋友們設計「拼圖地圖」的課程,讓他們以歐洲、亞洲、美洲的地理概念出發,瞭解影響世界的香料有著怎樣的歷史旅程;源自於印地安人的馬鈴薯又是如何傳遞到歐洲。透過「拼圖地圖」認識食物的旅程,培養小朋友的歷史觀、世界觀。
在三年期食農計畫的尾聲,將五年級的孩子們培訓成中英雙語「食農導覽員」,是王玫教授一直想達成的事。深坑以「茶鄉」聞名,並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期待以深坑社區為中心,畫一個同心圓,將食農教育向外推廣,透過新穎、有趣的系統化食農教育,讓農業、飲食新觀念、環境教育在深坑紮根、深化,讓孩子從體驗中學習,開啟小朋友「從在地連結到世界」的一扇窗。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大手牽小手 培育深坑「食農小尖兵」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