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柏蒼、陳博志 / 台北市
你了解音樂產業趨勢嗎?《樂手巢》持續改善台灣音樂風氣,報導有關搖滾樂團及樂器的最新消息。為了不讓「樂手」兩個字聽起來有距離感,《樂手巢》同時舉辦許多講座活動,提供樂迷與樂手互動空間,拉近彼此距離,提升讀者接觸音樂環境的可能性。
《樂手巢》成立於二〇一五年一月,目標是打造一個貼近音樂工作者及樂迷的生活媒體,報導有關搖滾樂團及樂器的最新消息,深入產業探討趨勢。 《樂手巢》共同創辦人徐澍晨認為應該從線上走到實體,關注的不只是粉絲團的按讚人數,而是舉辦實體活動,實際與人群接觸,才能做出有別於其他媒體的風格。
如何與樂手聯繫,是《樂手巢》需要面對的課題之一,當初草創時期知名度不夠,與樂手聯繫時,他們時常愛理不理,或是只有短短幾句簡單的回覆。在經過許多活動的舉辦後,才慢慢得到樂手們的認同。
「我們通常會開玩笑說樂手比較有藝術家氣息」,在與樂手聯繫的過程中,徐澍晨提到了陳年趣事:「我們曾採訪過一個樂手,剛開始他跟我們改了好幾次時間,等到我們幾乎要放棄了。」原本以為那位樂手只會講兩、三句話就走,沒想到他準備了一、兩小時的採訪內容,意外得到一次驚喜。
除了提供樂器相關資訊外,《樂手巢》也會舉辦軟性的活動,希望樂迷們不要因為「樂手」兩個字而有距離感。「就算不會樂器,可能只是很喜歡音樂的樂迷,都可以來參加講座。」《樂手巢》期望藉由實體活動,實際邀請搖滾樂團及樂手們,與樂迷有更進一步的互動。
為了舉辦實體活動,《樂手巢》曾經和「拾參樂團」共同策展,在台北市A8 Café 舉辦一個音樂藝文展覽「Louder than War」。在展覽現場,主辦單位擺放「拾參樂團」的畫作,將現場佈置成像畫廊的感覺,並由拾參樂團在現場表演。有別於一般音樂祭,徐澍晨認為這是一個不同調性的活動,「樂迷會發現這個樂手除了唱歌表演很厲害,原來還會畫畫。」藉由展演樂團第二專長,能夠讓樂迷看到樂手的另外一面。
近兩年間眾星殞落,不斷有許多音樂傳奇人物逝世的消息,《樂手巢》因此舉辦系列活動:搖滾名人殿堂「敬那些已逝的不朽靈魂」,選出七位音樂傳奇人物,緬懷他們的過去,向他們致敬。行銷部賴怡璇說:「當然不只這七位,所有值得紀念的音樂傳奇人物,都能透過這個活動,得到一個很好的紀錄。」
有別於歐美玩音樂的風氣,徐澍晨認為,台灣相對來說較為保守,音樂環境沒有那麼齊全。「許多人可能過了大學後,就不繼續玩音樂,或是找不到管道取得音樂資訊。」除了舉辦專題活動外,《樂手巢》深入校園,舉辦校園講座,期望了解學生的需求。
以直白的標題「靠音樂怎麼吃飯」、「幹什麼做音樂」,邀請許多音樂人分享玩音樂的心路歷程及工作實務上的經驗,與學生近距離接觸。起初會擔心學生不重視這樣的活動,但最後發現學生反應非常熱烈,回饋也都是好的。賴怡璇認為,「我覺得線上的文章沒辦法主動暸解他們的想法及需求,透過跟同學聯絡和合作講座,可以知道他們現在缺乏或需要什麼。」
「我可能知道一些有名的樂器行,但在我的學校附近到底有什麼其他的樂器行或練團室?」徐澍晨認為這是許多學生心中的困惑。了解讀者缺乏音樂資訊的管道後,《樂手巢》製作「搖滾地圖」專題報導,實地派記者去拍照採訪,介紹各地的樂器行。
徐澍晨說:「希望做成像美食地圖般的概念,甚至連離島及花東的樂器行都有報導,不侷限在某一區塊。」《樂手巢》希望透過搖滾地圖的方式,讓讀者了解到住家或學校附近到底還有哪些樂器行,提升讀者接觸音樂環境的可能性。
《樂手巢》是由一群熱愛音樂及文字紀錄的工作者組成,團隊成員除了工作外,同時帶來不少收穫。賴怡璇說:「我喜歡這邊的工作內容,包含主流、獨立;東洋、西洋音樂。我不喜歡劃分音樂曲風或音樂界線,現在的工作能夠發揮我的想法及能力。」
對於編輯部蔡舒湉來說,她認為來到樂手巢可以和從小到大的夢想人物或歌星做進一步接觸,「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技術品質去記錄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複習到童年的一些作品,包括採訪到馬世芳、四分衛,這些都是青春回憶。」
無論當初來到《樂手巢》的目的為何,團隊成員皆有著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在未來,他們會舉辦更多實體及策展活動,同時更新許多企劃。期望改善現今的音樂環境,讓樂手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採訪側記
在與《樂手巢》訪談中可以聽出他們一字一句都透露出對音樂的熱愛,另外在拍攝他們舉辦的活動過程時,發現他們對於音樂的專業度跟熱忱都有極高的水平。工作人員為音樂付出的精神,讓我們感到敬佩。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樂手樂迷的小天地 《樂手巢》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