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20:01

藝遊中壢 一場在地居民的藝術行動

房莛蓁、王郁雯  / 桃園市

走在老街溪畔,三個用鐵絲製作成的人型模型特別引人注意。這是作品「Next Color Is Blue」,以環保為作品訴求,帶大家看見垃圾最後是如何回到人體內。這是中壢在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展出的作品之一,除了環保議題,還希望喚起居民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藝術節的發生,能讓居民在籌備過程中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營造出更美好社區面貌。

地景藝術節從社造出發 節慶築起集體記憶

二〇一八桃園地景藝術節在九月舉行。活動舉辦至今已有六年之久,由桃園市文化局主辦,據點從一開始的新屋,到後來的觀音、八德等地區。今年活動有楊梅、中壢、青塘園等地區的參與,以為期十七天的活動,延續地景藝術節的四大特色 — 「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及「循環經濟」。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的計畫主持人與本次中壢展區的策展人謝佩娟老師說,藝術的目的是展開對話,讓藝術家在當地創立一個作品,然後引發當地居民的討論、發想,而不單單只是藝術家的個人意志展現。她說:「這個藝術行動其實是從社造出發,藝術只是媒介。從社區的角度回頭去想,這個集體記憶跟土地、生活和環境是什麼關係,這件事情恐怕才是這個藝術節慶的核心。」

以中平故事館的展出「我的壢歷史」為例,活動找來了五十位扎根在中壢的民眾,透過五十個QR CODE掃描之後,可以看見五十個故事,並以肖像與老照片呈現在地居民對這塊土地獨特的記憶。透過在地人的眼睛,觀賞展覽的民眾可以看見屬於中壢人的獨特記憶,並了解中壢人對於中壢的集體記憶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節慶對社會生活來說,是非常需要的。」謝佩娟說,在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每個人之間的關係就和鈕扣一般,需要透過外力將大家扣在一起。藝術節就是屬於桃園人的鈕扣,透過一件件作品傳遞的訊息,讓參觀者保有自己對於作品的解讀,進一步開始思考人與地方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尊重。

藝術家程奕祥就是透過「鈕扣」的觀念,以返鄉青年作為屬於中壢的那顆鈕扣,將大家扣在一起,因此創造出「民生大鈕扣」這件作品。選用鈕扣的原因一來是因為鈕扣鮮艷而美麗,非常吸引人注意,二來是鈕釦有「串聯」的意味,希望透過老、中、少三個世代之間的串聯,讓中壢返鄉青年為這塊土地做的努力被看見。謝佩娟也說,透過三個世代的串連,讓大家願意走出家門參與節慶,再次建構出屬於他們的集體記憶。

民眾因為地景藝術節的舉辦,願意走出家門參觀藝術品。 攝影/房莛蓁

環境藝術行動 刺激居民無私的付出

地景藝術節裡的每一件作品,都具備與在地對話的特質。以這次在中壢舉辦的「藝遊中壢 — 環境藝術行動」為例,作品「舊衣新穿」以廢棄再生木棧板包裹在電線桿上,再以五彩的舊布最為外觀裝飾,說的是中壢過去的成衣產業式微,因此藝術家蒐集舊衣包覆在舊燈桿上,呈現新的、五彩繽紛的新面貌,放上高高佇立在路邊的電線桿後,供大家欣賞;「壢舊彌新」以一張張塑膠織成的網子串聯後掛在天上,呈現漂亮的五彩天空。名稱取自成語諧音「歷久彌新」,指的是經過長久時間不但不會衰敗,反而會更新、更好。透過塑膠袋編織,藝術家邀請街坊鄰居一同創造出屬於街坊共同的天空。藉著藝術家的創作展現,讓民眾在作品中看見在地故事,提供在地居民一些想法上新的可能與刺激。

藝術行動串起的影響,除了街道上多了外縣市的民眾願意專程來這邊觀看藝術品外,中壢老街的在地居民願意走出家門,一起來參加藝術節,或是一起思考如何保存藝術品的後續維修。其實活動舉辦最初的時後,有些人會說活動不可能成功,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會出來參與,但漸漸地,當大家的好奇心被激發時,會讓人想要走出家門一探究竟,而且開始發現這麼多人專程來參與藝術行動,是何等的榮耀!

中壢區石頭里的里長黃柏誠說,在藝術行動開始前的前置作業裡,很感動看見一些里民願意出來共同參與。以作品「壢舊彌新」來說,有空的居民會來到創作空間一點一點的慢慢編織,有些志工因為時間上無法每次都來參與編織,會自己帶材料回家完成,或是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工作坊。他說:「他們在參與的時候就會有成就感,因為這是他們的成果展,所以當需要志工的時候,他們也更樂於參與。」

程奕祥則說,他的作品比較沒這麼多人來幫忙,但是在做「舊衣新穿」時,有一個阿姨教他怎樣剪布會比較快,然後一個下午就完成所有的剪裁作業。當時他很訝異阿姨專業與靈巧的剪布技術,才發現原來他是老裁縫世家的媳婦。「這大概是我印象最深刻跟最感謝的事情之一,就是有這種英雄的角色出現。」程奕祥笑著說,哪怕是僅僅一個人參與,他還是非常感謝這種與民眾之間的互動交流。

作品「壢舊彌新」 的完成,仰賴藝術家與里民的共同參與。 攝影/房莛蓁

黃柏誠認為,這次的節慶讓他看見的不是只有活動成果有多好,而是背後大家如何一起完成這件事情。里和里之間為了要共同完成作品,也促進兩個看似不相干地區的居民一起互動。有人提供咖啡、有人提供材料,黃柏誠說,因為環境是大家共同保護的,所以大家都很開心能夠無私的為了活動付出。

老街溪的整治 是環境藝術行動的一大發想

這次在中壢舉辦的「藝遊中壢:環境藝術行動」,以環境水文及常民文化為主題發想。活動範圍連結老街溪與中壢舊城區,讓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學校,共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開跑前,藝術家與民眾會先做前置的共同創作,時間長達半年,像是今年就做了十九件環境藝術作品。藝術創作大多使用再生材料,使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意識到環境是需要大家一起保護的。

老街溪在這次的環境藝術行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黃柏誠說,以前大家對老街溪避之唯恐不及,因為民眾在早期缺乏環保觀念,時常將廢棄垃圾擲入河中。一九八〇年代,老街溪規劃以水泥覆蓋起來,讓垃圾眼不見為淨,卻讓清淤更難進行,造成老街溪嚴重崩壞,河川與人的關係不再親密。他說,河川原本是母親之河,本應該是最接近人類生活的自然景物,那時候大家卻覺得河川髒了就眼不見為淨,實在可惜。

幸虧後來環保意識提升之後,老街溪進行開蓋工程,讓河川得以重見天日,也是為什麼中壢在舉辦地景藝術節時,會以環境藝術行動為主要活動目標,並且希望藝術作品讓民眾思考外,作品創作都要用環保材質,實際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現今老街溪已經一改骯髒面貌,整治成功。 攝影/房莛蓁

「雖然老街溪現在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林蔭大道,至少它是一直在不斷的翻新、更新他整個樣貌,一點一滴越來越好。」黃柏誠說,透過政府的投入與資金的進入,老街溪恢復原有的樣貌外,也讓民眾願意親近它。

藝術家也在河川找到了環保創作的題材,例如日本的藤井芳澤先生的作品「Next Color Is Blue」,以鐵絲做成三位小朋友的外觀,並且在身體內勾勒出食道,然後放置大量垃圾在其中。負責導覽的文化工作廊道隊學生曾姳璇說:「我們隨手丟的垃圾,到了河裡之後給魚吃,魚吃了之後我們又吃了魚,就會回到人的身上,知道人的身體會有垃圾的存在,才會知道要對環境更加愛護。」她認為民眾透過參加導覽,看到這些藝術品後,回去也會對自我反思,才會對環境更加愛護。

作品「Next Color Is Blue」講述環境垃圾與人之間的關係,讓觀賞民眾反思垃圾汙染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攝影/王郁雯

作品「滴答聚落」也相同傳達了人與河川共存的重要性概念。創作者高慶榮認為,許多生活都和水有密切的相關,例如當天空落下一顆顆雨珠,灑落地面後,最後會凝聚成河流向大海。透過水珠碰撞到大地的瞬間凝塑出雨滴破裂的樣子,可以我們重新思考水的珍貴。他以再生玻璃等等的材質創造各種雕塑造型,讓參觀的民眾重新思考自己與河川之間的關係。

作品「滴答聚落」,傳達了人與河川共存的重要性。 攝影/王郁雯

節慶過後 民眾熱情持續延燒

活動結束之後,在地居民對於現在的熱情能持續多久?謝佩娟說:「我覺得熱情這件事是經歷過一次你其實不太會忘記。」她表示目前參與過地景藝術節的社區,都還是會自動自發的維護作品。藝術家與社區的共同創作會止於藝術節,但藝術節會喚起在地居民對地方的熱情與意識,當作品被送回社區、學校之後,後續的作品維護目前都是社區自己負責,是節慶對地方的一個正面影響。

黃柏誠也說,當大家是自願去做參與藝術行動時,當中的榮耀跟快樂,是未來能夠和別人分享的。有這樣的經驗,加上與異地的志工一起交流,產生的連結會像酵母一樣,越來越多。擔任本次活動志工的潘阿姨也說,節慶結束之後,相信作品會繼續長存。民眾可以繼續去欣賞作品,讓反思的心態一直存在,或是以後有志工服務就去參與,可能會讓熱情保存的比較長久。

未來,謝佩娟希望有更多人被邀請進入藝術行動裡。「我拉開這個平台讓很多人可以站上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一件事情的發言人,這才是我們期待的。」她說,儘管節慶會結束,但明年的節慶卻已經開始了。哪些地區會參與、哪些地點會加入,其實在節慶結束後,在地居民的熱情會讓他們默默成為下一波活動的發起者,讓活動的效益持續延燒。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跟著文化廊道工作隊的學生一起參加導覽活動,發現光看著藝術作品,可能不如實際聽完詳細的解說後來的感動。藝術作品創作有關於環境保育,也有越南配偶在台灣的故事,聽完後更能體會藝術家當初創作時保有的心態。從最開始的中平商圈走到老街溪,頂著當天無情的烈日走完這條路後,我們顯得有些疲憊。在河邊稍作休息後,卻看見了不一樣的老街溪。垃圾早已不再,反而可以看見河底的魚在水中悠閒自在,讓我們都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

延伸閱讀

環保藝術節 讓吸管「活」起來

木藝與歷史的傳承 從木博館發現溪城故事

竹圍工作室 用藝術守護環境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藝遊中壢 一場在地居民的藝術行動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