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20:01

菱潭街興創基地 重生廢棄老街道

黃佩瑄、許芷瑄  / 桃園市

鄰近龍潭大池,在商業繁榮的龍元路和有「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充滿文學氣息的南龍路之間,存在著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日治時期,它曾經是熱鬧的「龍潭消費市場」,一九七三年因一場大火焚毀後,二〇〇二年轉型為「龍潭第一市場美食街」,無奈營運不佳,不久後便遭到閒置。身為龍潭人的張智宇,二〇一五年回到家鄉,號召在地居民和青年,希望復興街區昔日繁榮的景象,並提供年輕人一個創業的空間,「菱潭街興創基地」就此誕生。

菱潭街興創基地位於龍潭大池附近,前身為廢棄已久的美食街。攝影/黃佩瑄

著手城區調查 立志改變舊街區

「菱潭街興創基地」執行長、文化大學景觀系畢業的張智宇,二〇一五年製作畢業設計在家鄉進行城區調查時,一處已廢棄十四年的老舊美食街吸引了他的目光。當時張智宇也在由龍潭國小日式宿舍改造成的「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實習,結識了在那裡執行文化局駐地專案的蔡濟民,一同思考在龍潭進行社區營造和創業的可能性。二〇一六年,兩人認識了「硬頸市集」創辦人陳琬絨,從這個由民間力量發起的文創市集中,看見許多龍潭在地人士和年輕人的投入,也因為市集引起的迴響,當陳琬絨必須離開龍潭回到南投時,張智宇和蔡濟民決定接手續辦硬頸市集,希望從中找回更多年輕人。

「很多人都希望在龍潭找一個創業空間,但因為市中心租金普遍偏高,很難找到適合的場地,剛好我跟濟民都有在注意這條廢棄美食街,就想說先進來看看它的可能性。」張智宇說,參與硬頸市集的過程中聽到許多年輕人想在家鄉創業的心聲,畢業製作時調查的資料就派上了用場,他決定和蔡濟民在廢棄的美食街中承租兩個店面當作工作室,將這群對微型創業深感興趣的年輕人引入,一同發想如何改造,「我們希望透過社造的力量重新翻轉這條街,活化舊市場並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讓這裡變成具有文創和教育意義的空間。」

當年張智宇著手城區調查時,訪問過一些長輩與住戶,發現他們覺得這條街廢棄很可惜卻也無能為力。因此有了工作室後,張智宇便申請「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以活化老城區、保存文化資產的理念提出「故事●龍潭庄」方案,街道屋棚上垂掛的燈籠便是方案通過決選後,第一波社造行動的成果。「這些燈籠不是隨便畫畫,都是有故事的,我會請居民去觀察龍潭大池、武德殿、龍元宮等龍潭地景,把他們看到的在地人事物畫出來。」張智宇說,活動引起許多人的參與和關注,更帶出親子前來同樂,「我們很驚喜,原來有那麼多人在意這裡,他們生長居住在龍潭這麼久,終於能為家鄉貢獻些什麼。」

屋棚上的燈籠,是第一波社造計畫的成果,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條街。攝影/許芷瑄

活化之路不容易 導入參與式預算

在張智宇和蔡濟民的團隊進來前,這條廢棄美食街曾經是令當地居民頭痛的治安死角,時常發生吸毒、打架和搶劫,且這裡雖然由公部門管轄,但土地產權多屬私人所有,每間店面的房東也都不同。治安問題加上產權複雜,讓這條街成為沒人想處理的燙手山芋,因此當他們找到管理此地的總幹事表達活化構想時,馬上被當成鬧事的詐騙集團,「我們拜訪了好幾次,他才覺得我們是真的要做事情不是來亂搞的,也拿到房東資料開始聯絡。剛開始房東都覺得莫名其妙,怎麼突然有人要來租,我們很真誠地陳述活化計畫來說服他們。」

歷時半年的努力,四十七間店面全數簽約完畢。正當空間問題告一段落時,其他難題也隨之浮現:如何活化街區?修繕經費從何而來?幸運的是,當張智宇詢問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有無相關計畫能申請時,得知當局也正在尋找一個讓民眾參與政策規劃、決定預算用途的「參與式預算計畫」試辦地點。當局場勘並認可後,輔導舉辦「龍潭美食街歷史脈絡」和「參與式預算概念」兩場工作坊,讓民眾更了解這個計畫,一起思考這條廢棄美食街的活化方向。在居民踴躍參與下,誕生「菱潭街外貌恁靚,整形之風華再現」、「菱潭光廊」、「藝巷行行 — — 文藝復興菱潭街」三大提案並開放民眾投票,最後由打造藝文氛圍並納入DIY課程、市集和音樂會的「藝巷行行 — — 文藝復興菱潭街」勝出,就此確定街道活化方向。

菱潭街興創基地執行長張智宇,是催生基地的重要推手。攝影/許芷瑄

齊心協力大改造 如何營運成課題

透過參與式預算計畫獲得青年事務局五十萬經費後,改造計畫正式展開。張智宇號召大家一起整理街道,從清理垃圾、粉刷牆面和鐵門,到植栽美化、招牌汰換,都是很多人騰出假日和有空的時間來完成的。張智宇也會協助店家陳設空間,像是燈光怎麼打、包裝如何設計等,「原本大家都不認識,但在改造中凝聚了對龍潭和這條街的認同感。」

歷時一年多,二〇一七年十月,廢棄美食街變身「菱潭街興創基地」重新開放。不過在喜悅之餘,許多問題也一一浮現:平日沒什麼人潮、假日很多人來逛但購買慾望低、下雨天沒什麼人來⋯⋯身為執行長的張智宇,首要課題就是思考如何吸引客源,「現實就是除了有店鋪也要生存,現在不能只侷限在實體店面,也要投入心力在網路品牌行銷。」張智宇說,大家意見不合有摩擦很正常,最重要的是思考怎麼解決問題,雖然有人因此而放棄經營,但多數夥伴仍選擇留下來,利用平日參與其他市集等方式來彌補週一到週五客源少的問題。

來自德國的大叔,以女兒的名字將店鋪命名為「MOLLY CAFE」,以好手藝傳遞家鄉味。攝影/黃佩瑄

與在地接軌 拓展基地影響力

除了基地事務,張智宇也積極和在地接軌,發掘傳統老店並與之合作,像是和手工製香店一起開辦工作坊、協助龍潭唯一會解藥籤的中藥行設計包裝等。目前基地有二十一個品牌、三十位夥伴,大家運用自身所長進行教學,像是花店「涵花綻放」開辦乾燥花工作坊;「一人食堂」舉行產地餐桌體驗課程,帶大家認識在地食材;「薄荷藍」是兩位女生創辦的陶瓷品牌,將陶瓷、拼貼和貼花融入課程中;「故事屋」引入親子共學概念,讓小朋友來這裡聽故事還能做一些小東西帶回家。張智宇說,這些活動都是店家自立發起的,街區如同一個大教室,來這裡能體驗課程、了解龍潭在地產業和歷史。

不少國外藝術家也被基地吸引而來。有一位來自日本廣島的藝術家,把菱潭街的經驗帶回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活化家鄉的街區;另一位法國藝術家,則是在基地駐村兩個月,把在這裡生活的經驗透過行為藝術表演呈現出來。今年八月,基地也發行了雙月刊《野菱報》創刊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菱潭街誕生的故事,張智宇說,之後會報導更多人文歷史的調查資料,也規劃提供一些版面給附近學校的學生書寫,「我們將刊物定位為社區報,不侷限在街區事物,讓它更生活化。」

「菱潭」,代表以往龍潭大池上漫佈的野生菱角;「硬頸」,原意為客家話的頑固和不肯認錯,如今「硬頸精神」已成為擇善固執的「職人態度」。張智宇說,堅持自己的品牌和理想,與在地接軌並成為社區的大客廳和大教室,是基地的願景,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活化這條街道後獲得很多居民的認同,小朋友們可以放心地在這裡跑跳玩耍,能為家鄉盡一份心力,大家都很開心。」

採訪側記

再次踏入菱潭街,一樣的街道,感受卻大為不同,因為這次是以記者的身分前來。「姐姐你們在做什麼?」一旁玩耍的小朋友好奇地問,拿著單眼和腳架的我們,在週日來往的人潮間顯得特別醒目。午後微風徐徐,在孩童的嬉鬧聲和外頭來往的車聲中,張智宇娓娓道出街區的歷史。採訪途中,他幾次起身處理事情,「我二〇一五年大學畢業。」,聽到這句話,讓我們對眼前這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青年,更加欽佩了。

延伸閱讀

86設計公寓 基隆青年產業新動力

共享經濟基地 把居民「拌」在一起

「金魚厝邊」 青年返鄉在地創業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菱潭街興創基地 重生廢棄老街道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