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7 10:01

讓猛禽回歸自然 重振雙翼不是夢

徐凱欣、游舒淇  / 台北市

動物救援不外乎就是提供受傷的動物醫療與照護,然而,台灣猛禽研究會所成立的猛禽救傷站,跟一般動物救援不盡相同。猛禽救傷站只會救援因人為造成傷害的猛禽,試圖彌補人類造成猛禽的損失,因此他們會野放完全康復的猛禽,希望牠們最終都能回歸自然。

研究會的成立 源自對猛禽的熱愛

現任猛禽研究會常務監事的林文宏,是研究會的創辦人之一,雖然在學時念的不是相關科系,畢業後應徵的第一份工作,卻是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研究專職人員。除了喜歡賞鳥之外,林文宏對於猛禽更是瘋狂熱愛。

所謂的猛禽,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兇猛的鳥類」,一般常見的老鷹及貓頭鷹等皆可稱之為猛禽。

在野鳥學會工作的過程中,林文宏發現猛禽有許多被環境迫害的情形,但是鳥會平常關心的鳥類太多,撥不出更多人力去關照猛禽,因此林文宏決定與同樣喜歡猛禽的鳥友們,一起成立一個專門觀察及關心猛禽的團體。猛禽研究會就這樣在一九九四年誕生了。

研究會秘書長張宏銘則於隔年加入。當時的他參加了一場關於猛禽的演講,而演講者恰巧是林文宏。在講座結束後,張宏銘請教了林文宏猛禽的相關問題,之後便經常一起做研究調查及觀賞活動,因而展開了他與猛禽研究會的緣分。

研究不為發表 而為豐富解說內容

「可是我們成立的時候覺得這樣子不大夠,為什麼說不大夠,因為要去保護猛禽,需要很多科學知識,所以我們希望加入比較多的研究性質。」林文宏說,大部分的鳥會都是帶領民眾去野外賞鳥,引發大家對自然的熱愛,然而只有欣賞是不夠的。

林文宏認為透過研究調查,才能讓他們在帶領大家賞鷹時,能有根據的解說,引導民眾認識更多關於猛禽的知識,並呼籲大家一起進行保育活動。因此猛禽研究會成立時,就把研究調查當作研究會發展的一大重點。

猛禽研究會志工透過闖關活動,對小朋友講解猛禽相關知識。 攝影/游舒淇

猛禽研究會成立至今,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調查,其中包括「林鵰研究」,試圖了解林鵰活動、覓食及繁殖的棲地需求,以及鳳頭蒼鷹如何利用破碎的棲地與人類共存的「台北都會鳳頭蒼鷹研究」,另外還有「黑鳶研究」、「東方蜂鷹研究」及「猛禽遷徙調查」等。

林鵰是一種分布在東洋界的大型猛禽,在台灣的數量極為稀少,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其列為「瀕臨絕種」等級。猛禽研究會為了進一步了解林鵰的生態,集中在林鵰出現較為頻繁的福山、坪林、福山、坪林、雙溪貢寮等地區進行研究,以更密集的調查紀錄,找出適合林鵰的棲地以及在野外的生活型態等。

鳳頭蒼鷹則是台灣較常見的猛禽,在都市裡便有機會可以近距離接觸,然而在與人類共存的環境下,卻因為都市化等人類活動對鳳頭蒼鷹造成衝擊與威脅,因此猛禽研究會從二〇一三年起,便在台北都會區展開對鳳頭蒼鷹的觀察,研究牠們在都市中的生活情形。

「我們的研究其實都帶有保育性質啦,不是那個純學術的研究。」林文宏表示,他們的研究調查除了增加對猛禽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從生活環境開始關心生態,一起保育所有生命。

在有限的經費內 依然堅持研究計畫

然而做這些調查研究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成本,「我們的經費其實也常常不足,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林文宏說,猛禽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以及人力,若是經費不足,很多研究便可能無法順利進行。

除了透過寫計畫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猛禽研究會也希望同樣關心生態的朋友們,透過捐款贊助的方式來協助與支持研究計畫,一起將知識化為保育力量,把研究成果推廣至社會大眾。

人類造成的傷害 由人類來彌補

從透過研究對民眾解說,到出版各種猛禽相關書籍、影片,猛禽研究會希望藉由各種努力帶給民眾更多知識。「可是現在台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的猛禽都不完全屬於大自然,很多猛禽其實是因為人的影響而受傷、死亡。」林文宏認為,他們應該要為這樣的情形盡一份力量,因此成立了猛禽救傷站。

猛禽研究會的救傷站與一般動物救援不同的是,他們只救援因人為而造成傷害的猛禽,例如被車撞、被獵殺等,對於在大自然裡因為打獵或其他因素受傷的猛禽,他們認為沒必要救,因為這是很正常的生態。研究會想要做的,是試圖彌補人類造成猛禽的損失。

猛禽研究會創辦人林文宏表示,希望能為猛禽盡一份力量,幫助被人類傷害的猛禽回歸自然。 攝影/游舒淇

「把牠救了之後,有很多是沒辦法野放的,翅膀斷了,嘴巴歪了,腳斷了一根,就只好永遠養下去對不對?但是我們成立的初衷不是這樣。」林文宏說,救傷站的成立除了彌補人類對猛禽造成的損傷,最終目的是希望猛禽都能回歸自然,因此,若是傷得太重而無法野放的猛禽,救傷站會考慮將牠安樂死,而不是把愛心強加在救活這些猛禽上。

提升保育意識 讓猛禽有家可回

除了接收民眾發現的猛禽外,救傷站也與台北市動保處合作,只要有民眾撥打一九九九市民專線或通報動保處,猛禽救傷站也會幫忙救援受傷的猛禽。對於收到猛禽後的標準程序,張宏銘說:「第一個會先檢傷,就是先看看牠哪裡有問題,那檢傷之後,獸醫師就會按照病情去給牠合適的醫療,最後如果康復了,就會像現在這樣進行野放工作。」

猛禽研究會在舊莊國小,為已經康復的大冠鷲進行野放活動。 攝影/游舒淇

猛禽救傷站在今年的上半年度總共受理六十一隻猛禽,即使有些個體因嚴重的傷病而死亡,這段期間還是成功康復了三十一隻猛禽,並野放回合適的棲地。目前仍有十隻猛禽在救傷站接受療養和復健訓練。

今年五月有民眾在南港的山區拾獲被鋼珠射傷的大冠鷲,通知動保處後,便轉送至猛禽救傷站進行醫治。經過專業的獸醫師手術將鋼珠取出,並進行數月的復健訓練後,於十月二十一日時,為康復的大冠鷲進行野放活動,在眾人的祝福下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林文宏表示,猛禽研究會做的這些努力,為的都是能讓猛禽在大自然中生活得更好,並且提升民眾的保育意識,讓大家與台灣的生態環境,一同繼續前進。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的野放活動舉辦在南港的舊莊國小,看到赤腹鷹幼鳥及大冠鷲被人們親手野放,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以前總覺得愛動物就是要給牠們良好的照護,然而看到大冠鷲在天空中重新展開翅膀翱翔,頓時讓我學到新的一課。「這才是我的家啊!」彷彿牠在天空中這麼說著。

延伸閱讀

救援受傷野鳥 鳥會醫院互助合作

專業細心 野鳥學會讓生命再飛翔

搶救諾亞 傷鳥最後復健天堂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讓猛禽回歸自然 重振雙翼不是夢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