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臆婷、翁至成 / 南投縣
工作室中第一眼看過去,擺放著許多精緻的木製家具,從小的四方凳到大型的太師椅、日式紅眠床、化妝鏡,難以想像它們起初送到張春能的手中都是東缺ㄧ塊、西缺一角,殘破不堪,而這些老家具經過了張春能的「活化之手」,總能化腐朽為神奇,一件件家具都如剛買般的新穎。
三十年前從事貿易的張春能,因特別鍾情於傳統老家具,對他來說老家具有著乘載記憶的獨特份量,於是踏進了老家具買賣的行列。但由於找回來的商品幾乎都有破損,需要重新整理,張春能開始逐步了解老家具的處理與修復。過程中也曾向細木作匠師王漢松、大木作匠師陳天平等人學習,靠著自己慢慢摸索、搜集資料,從無到有,開啟了他修護老家具、維護古蹟的大門。
在物品高速產出、快速複製的商業化年代下,老物修復的技術幾乎快要失傳。張春能從事老家具修復至今已逾三十年之久,致力於修復各式專業榫卯骨董家具。一九八九年創辦了董源藝術,並於二〇一三年榮獲文化部傳統匠師資格,多次受邀參與官方傳統文物修護、復原工程計畫。
老物修復,是現代人鮮為人知的專業技能與職業,說得更詳細一些應該是「沒有太多人想到家具可以修」。不過,送到張春能手上的修復的老家具可不少。由於對張春能來說,老客戶如老朋友,對他的修復技術也十分放心。因此,師父會先處理新訂單,建立新客戶對業主的信任及滿足他們收到成品的期待。現在送件,新客戶得等半年至一年,舊有的老客戶得等上兩年之久。送來的家具可說是琳瑯滿目,從日治時期的「紅眠床」到傳統菜櫥、鑲著貝殼的老時鐘皆有,張春能表示他其實什麼家具都修,對他來說是一種學習與嘗試。
在修復的流程,重要的是事前溝通,其過程快則一至兩天,慢則一兩週都有可能。通常會請客戶先傳家具損壞點的照片,接著會依照片評估年代、材質,再與客戶詳談家具的歷史。藉由探究客戶的家具歷史,可進一步得知家具的使用歷程、擺放環境、受損原因等因素,最後再進行報價。待客人接受報價,即準備運送、修護等事項。
談到老物修復最深刻的案例,張師傅則笑開懷的說「案例太多了啦 !要怎麼講案例呢!」,由此可見對張春能來說每一件家具、文物都蘊含著相當珍貴的緣份與故事。
談笑間師傅慢慢憶起十五、六年前的往事。他曾經修復過一張「紅眠床」,早期因為案主的房子在日治時代被轟炸過,床上有多處子彈穿孔的痕跡。後因屋頂塌陷,建構受到嚴重損害,送來修好以後,又運送回去給案主的阿嬤重新使用,使阿嬤感動不已。在那之後,案主和張師傅說道:能把它修好,他阿嬤又重回以前睡「紅眠床」的時代,實為難得。
張春能說「大部分會送來就是有特別的意義」,又一案例為一只鑲貝殼的老時鐘,案主送來時整座機組幾乎只剩下一個機芯,榫卯也幾乎脫落了,他們希望盡量能完整修復,在師傅的巧手神工之下,原本幾乎認不出原樣的老時鐘,卻奇蹟似的重回原本的樣貌。
老時鐘上歷史性的斑點,是在一二十年前上漆過的痕跡,師傅技巧性地替他們保存了。老時鐘的時間、聲音都還可以使用,只是彈簧斷掉了。「一般修家具的人是沒有在修這個。因為我只是修木造家具比較多,但是還是會去嘗試」張師傅說。
在老家具修復這行,倚靠的是客戶間的口耳相傳與相互的信任程度,而他也以「把客戶當朋友」的這點不變的精神,成為客戶與師傅之間信任的基底。
張春能說,通常新客戶幾乎都沒見過面,唯一藉由訊息往來及由照片得以觀看損害點進行評估。畢竟少有人會意識到原來家具有可能起死回生,就算知道也不一定選擇修復。在外來文化快速侵蝕、以量制價的價格戰時代中,這項技藝相對容易被淘汰,多數人所想的是如何在商業化下的快速、大量生產,卻忘記傳統的物件背後,乘載著珍貴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底蘊。
在我們所生存的時代下,多數商品的生產概念皆是信仰量產之說。單件的東西雖然可貴,但相對單價抬高許多,並非人人可負擔。「因為這種傳統的東西有地區性,所以沒辦法像手機那樣子的世界化,所以一定會被淘汰」張師傅語氣中夾帶著些許無奈。
「對!沒辦法傳承,差不多這十年內就會消失掉,因為不可能有人要學啊!」進入這行三十逾年,修護近五千件的文物,擁有獨到經驗的張師傅卻採不奢望有人得以薪火相傳的消極態度。
由於這個行業過於冷門,想專研需要加倍的用心;同時也需要龐大的知識量。首先,須先認識木材的種類、家具的歷史背景、修復的各式工具材料。想要樣樣都專精,別談學習三、五年了,下足十年功夫可能才有辦法承接他的的八分技藝。
即便有建築、木工等相關背景,仍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修成,這項技藝所遇到的每一件案例都是很靈活的,每件家具的損害點都不同,並非依樣畫葫蘆採同樣方法可以解決,需要靠上述種種專業融會貫通的活用,才能使殘缺的家具得以化腐朽為神奇。
每件家具在修復之前,張師傅照慣例皆會有一週觀察期,如同醫生下診斷般。每一個案例都會做紀錄,從修復前、修復中至修復後。張師傅替個案建下完整的紀錄,在修復完成後,無條件的提供給業主留存。
他其實希望能有人替他建檔,由他口述完整紀錄過程,成立有系統的資料庫,再開放原始資料,利於技術的資訊透明及保留完整文化。礙於缺乏這方面人才,師傅在案子一件接著一件的情況下,長期埋首在工作室中。紀錄對他來說,都需要靠著因緣際會及「剛好」才有可能辦到。這行的技術學習辛苦、耗費的時間與收穫不成正比。因此,連兒女都不願意幫忙他,顯現這項文化「記憶」保存的困難性。
張春能目前想到的做法是舉辦修復家具的體驗營,剛好他有個建築師的友人可以提供大坪數的工坊場地,提供教學。恰巧的呼應他所說的,在技藝難以傳承之下,許多時候是「因緣際會」才能順利完成,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不可多得。
體驗營採六日上課只招收五人的小班制,請學員們帶來家中有歷史想修復的家具,體驗家具的全程修復過程,無論再怎麼破損,若學員無法修復成功,師傅在旁一對一教學指點,以輔導的方式輔佐體驗。
張春能採類似翻轉教育的做法,使學員回去研究為何家中會有這項家具,它的歷史是什麼、使用了什麼樣的材質。
藉由每週假日兩天的體驗營,前來的學員們可以自己一一檢視家具的損害點並學習如何拆解、整修,體驗不經他人之手,使老家具起死為生的完成流程。過去他曾在大班制課程授課,最後成效不佳,五人制的小班教學相較大班制來的實際且有效率,同時更能全方位的照顧所有學員。
藉由輕鬆、有趣,不分老少的體驗營,希望吸引對老件修復有興趣的人,在潛意識中擊發他們的興趣之鎖,成為入門的敲門磚,藉此達到保留文化資產、傳承老舊技藝的開端。
問到若是重新來過,是否還會繼續著老物修復的工作。他語氣堅定的給了這個答案:「會啊!因為這個是我喜歡的啊!我自己一生的志業。」
老物修復對張春能來說,浪漫的地方在於聽取老家具的歷史故事,認識不同時代、背景不同的人的生活文化。經典永遠出現在懂得保存的人身上,因此自然會想盡力留存與祖先相關的故事,如同維護古蹟一樣,不僅是修復物體本身,同時也修復著人與物件背後的濃厚情感與記憶連結。
採訪側記
因為老家保留許多木造家具,因此對老物修復有著濃厚的興趣,並想一虧究竟,到底要如何靠著一雙手,化腐朽為神奇。正好趁著這次的採訪機會,了解老物修復的困難度以及這項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原因。
張師傅帶領我們參觀工作室,琳瑯滿目的未修復、已修復的家具,充滿了他的生活空間,由此可知老物修復對他的重要性。如同師父所說,這是他一生的志業,在談話的過程中,強烈的感受到師傅對這項工作的堅持。面臨很可能會失傳的技藝與記憶,張春能盡其所能的將其流傳下去!
延伸閱讀
老件修復師的神之手 張春能:「我不會創作, 我只是把好東西修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修家具也修復情感 張春能的活化之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