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無毒水耕法 野菜水噹噹的秘密

駱姿宇、鄒翔  / 桃園市

深入大城市中的鄉村小徑,周邊人煙稀少,水野菜農場就在筆直道路的盡頭,步行路程不長,彎進岔路看到貨櫃搭建的小型工作室,對面就是近千坪的溫室培育水耕農場,大夥正忙著包裝剛採收的青菜,踏進溫室前我們都換上了室內拖鞋,只為確保踩進室內的雙腳是清潔的,這裡是王家姊弟共同打拚的無毒水耕農場,每株翠綠的蔬菜都是他們悉心灌溉的寶貝,堅持不使用農藥,讓人們安心吃菜,愛上蔬菜原始的清甜。

貨櫃搭建成的特色工作室,對面就是千坪水野菜溫室。 圖片提供/水野菜農場

不是農二代 姊弟創業學種菜

姊姊王藝蓉過去從事半導體工作,八年資歷領有高薪,卻讓她疲於生活,生病、生孩子都還得抱著筆電拚命工作,弟弟王藝達則是在傳統拉鍊廠擔任研發工程師,做了六年一直找不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志業,懵懵懂懂中頓悟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決定實踐創業的想法。

「創業就不用再被綁在公司裡面啦!」王藝蓉說當農夫的初衷很簡單:「弟弟找我一起當農夫,覺得第一次創業就種菜是很酷的事,」二○一四年王藝蓉、王藝達成立水野菜品牌正式跨足農業,一切從頭開始。

姊弟倆第一次當農夫就如同瞎子摸象,沒有祖先的農地可以承接,光是找地就花費許多時間,王藝蓉苦笑說:「這個太黑暗了,跳過!」大家一陣笑聲,是成功克服困難,往事不再重提的爽朗,儘管找到農地卻苦無前輩可以諮詢,王藝達翻閱日本、荷蘭的農業期刊,姊弟一起走訪台灣各地水耕農場,她欣慰地說:「我們後來終於在嘉義找到比較老舊的水耕場,有前輩願意教我們,」王家姊弟跟著前輩學習如何調製養液、練習清洗承載青菜的保麗龍板等等基本的水耕農法。

開始種植水耕菜姊弟倆才發現,雖然已經搭建超防蟲的蘭花級溫室,但蟲害還是讓人困擾,「長蟲還好可以人工清除,生病的話整區都要洗掉重來,」栽培員貢丸無奈地說,過去因為農害問題常常導致供貨不穩定,但因為王藝達不放棄的個性,反覆嘗試改良後,他們決定採行安健農法,不使用農藥,以生物防蟲技術、益生菌病害控制杜絕蟲害,在溫室懸掛黃色黏板誘引害蟲,避免作物受害,並在蔬菜表面噴灑益生菌,增加作物抵抗病害的免疫力,終於讓葉菜順利成長,穩定出貨。

常見的青江菜等國民蔬菜種植區,整區都是正在等待收成的待採蔬菜。 攝影/駱姿宇

長在水裡 無毒蔬菜的脆甜魔力

過去大眾對蔬菜的印象是種在土裡,才能吸取水和養份,那無土要怎麼種菜呢?貢丸解釋水耕栽種:「第一步驟要把種子埋進海綿內,要埋的淺淺的才不會發不出芽來」,藉「穴盤播種機」的真空力量將種子吸取在細針上,再將整個面板共九十六顆種子同時壓入已經切割完畢的海綿內,不只節省人力,也能讓埋種的步驟更精確,大大提升種子發芽率。

埋種過後將整片海棉放入水中浸泡,在水中用兩個籃子夾住海綿,輕輕擠壓出海綿多餘的空氣,讓海綿充滿水份,浸種完畢的種子放入暗室,等待一至兩天種子露出綠色嫩芽,就可以移植到陽光普照的溫室,定植在鋪好保麗龍板的水道上,水耕栽種的秘密武器就在水裡,水溫控制在二十至二十四度,並加入供植物生長的礦物質,包含氮、磷、鉀等,「我自己是把菜當作人來思考,」貢丸說人對環境敏感,菜也是如此,所以更要細心呵護他們,濕度也會因為季節變化,透過風扇及水牆調節。

嬌貴的水耕菜有著不凡的口感,不僅沒有難聞的青草味,細緻的纖維更清脆帶有甜味,也因為水耕是無土種植,可以避免來自土壤的細菌、蟲害,給消費者能安心吃下肚的健康無毒蔬菜,但水耕種植需要的成本較高,從前期搭建溫室到後期栽種使用生長效率較好的種子都投下大量資金,因此單價比市面上其他蔬菜高,一般民眾願意多掏幾個銅板購買好菜,但打入批發市場時仍受到許多限制。

「我們還在努力賣菜。」王藝蓉不放棄地說,過去水野菜農場主打青江菜、小白菜等大眾熟知的國民菜,今年開始嘗試轉型生菜,種植歐式萵苣,不僅色彩繽紛、葉面經脈豐富,也沒有傳統生菜的「生味」,不需要使用過多醬汁調味,非常受到生菜消費族群和餐廳的喜愛。

捧在手中最「青」的蔬菜,水野菜夥伴們的心血結晶。 攝影/駱姿宇

從零開始 親友支持是最大助力

姊姊王藝蓉負責水野菜的銷售及對外業務,弟弟王藝達則主攻生產,任何難解的蟲害都得想辦法克服,姊弟共同創業難免意見分歧,從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問題,「想辦法互相忍耐啊!」王藝蓉輕鬆隨性地說:「平常在家都很隨便,工作的時候要忍住,盡量不要隨便講話,」既然目標是一致的,遇到問題就互相溝通解決才能走得長遠,貫徹王藝達「只要確定方向,困難都可以解決」的精神,兩姐弟才有今天的成果,讓大眾認識水野菜。

儘管水野菜的成本較高不易銷售,王藝蓉還是使出渾身解術,多次拜訪、溝通後終於成功和大潤發及摩斯漢堡洽談合作,王藝蓉聊到過去披荊斬棘的英勇事蹟仍很興奮:「菜終於可以賣出去,而且不是沒有人知道,」銷售獲得市場肯定,除了姊弟倆相互包容、共同努力之外,也很感謝父母願意支持彼此放下手邊工作,轉行當農夫的理念,更開心的是朋友會拍照傳來說:「欸!你的菜耶!」對王藝蓉來說這是最有成就感的瞬間,她說:「我是賣菜的,菜上架就是市場及消費者對水野菜的肯定與支持。」

藝蓉笑談創業初期的秘辛,最困難的都已經順利闖關。 攝影/鄒翔

初出嫩芽 要更努力發揚光大

每一包出貨的蔬菜都代表著水野菜農場的品牌,每一包水野菜都是夥伴們辛苦種植的寶貝,採收之後經過人力挑選,將最外圍口感較粗糙的老葉去除,丟棄葉面上被菜蟲啃食些許小洞的綠葉,保留種植時蘊藏水分的海綿介質,一同裝進印有水野菜商標的塑膠蔬菜保鮮袋,蔬菜在運送途中根系仍然持續吸收海綿內含的水份,因此保存期限也較長,可以放置一週多,王家姐弟希望自家的菜送到消費者手中不僅是安全無毒的,更要保持水野菜被吃下肚時是最新鮮美味的狀態。

「只要你對一個東西有興趣,沒有失敗的餘地的時候,就會認真想辦法去做。」王藝蓉仍堅持初衷,更力求突破,未來希望發展觀光農場,平日學生可以到農場教育旅行,培養農業知識;假日爸爸媽媽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到農場親子同樂,在學習中認識口中的鮮美從何而來,「我們未來希望運用LED科技結合水耕技術,以LED燈管模擬太陽光照射。」姊弟倆不斷思考,為農場添加新的亮點,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水耕農法,豐富腦中建構的農業想像,讓消費者對飲食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力,實踐讓人們「不只吃得飽,更要吃得好」的理想。

每一株健康的蔬菜都見證「水野菜」逐漸茁壯的足跡。 攝影/駱姿宇

採訪側記

農場夥伴們工作氣氛很好,感覺在這麼優質的環境種菜,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美好的事,看得出來姊姊王藝蓉對水野菜農場的事務非常有拚勁,當天為了讓我們採訪也很忙碌奔波,最後一篇生命力新聞我們更能從容地駕馭採訪,也希望能實踐我們跑農業新聞的初衷,透過我們的報導,能有更多人認識台灣農業,愛上在地農產。

延伸閱讀

落「竹」歸根 破土而出的地下牛角

打造友善咖啡園 醞釀苦盡甘來的香醇

天然的尚好 喝牛奶長大的活力芽菜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青農無毒水耕法 野菜水噹噹的秘密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