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墘歌仔戲 演唱傳統記憶

劉彥宜、魏慈耘  / 新北市

板橋埤墘社區歌仔戲團於每年中秋節,都會表演一齣經典戲曲,與居民共享月節慶歡樂。鑼、鼓、打板聲響起,鮮明的節奏,帶出歌仔戲演員的出將入相、劇情的高潮迭起;管弦樂器柔和的樂聲、快或慢的演奏,結合演員的手勢、身段、演唱的七字調與都馬調,表現不同的情緒變化。這些熟悉的聲音、精彩的劇目,已持續了十一年左右,也漸漸養成居民中秋節看歌仔戲的習慣。

無心插柳 演出興趣

在清朝乾隆年間,埤墘就有演野台戲酬神的習俗,促使演奏北管的子弟戲團體合安社的成立,讓看戲、看表演成了當地節慶的傳統。不過北管傳承的子弟戲只限男性參與,願意待下去的人又不多,導致合安社人員、表演慢慢凋零。

二OO三年,合安社要中秋節公演,按習俗需在正戲前先演扮仙戲,但是人力短缺,便邀請埤墘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演八仙。沒想到這一演,志工們就演出了興趣,現為埤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蔡素女,與其他志工共召集二十多位的家庭主婦,投身歌仔戲研習班的成立與運作。

他們請了新國聲歌仔戲團的吳桂玉團長、謝罔腰老師,教唱腔、七字調、都馬調;找了有四十四年習戲經驗的林馬得當團長,幫他們雕細節、進行一連串的學習及訓練,每年準備精緻戲曲。

蔡素女翻閱埤墘社區歷年錦集。 攝影/劉彥宜

演好戲 成為埤墘特色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我改換素衣回中原。」蔡素女比劃著手勢,認真地唱著,用嘹亮的嗓音、俐落的身段呈現薛平貴的氣勢。她很喜歡歌仔戲,且一直都有參加社區的活動,擔任過社區組長、總幹事,所以從開班以來,就不畏辛苦地一年年訓練著,參加每年的中秋節晚會歌仔戲公演。

蔡素女以前是一位國標舞老師,因為有舞蹈底子,能靈活地展現角色的身段,加上擅長唱腔的演繹,因此在團隊中負責課後加強的工作。她喜歡嘗試各種戲曲人物,不管是霸道無理的流氓、風度翩翩的小生、美麗賢淑的花旦,都能表現地淋漓盡致,呈現出角色的靈魂。

戲團中,每位志工在詮釋角色時都非常融入,一換上戲服,馬上就能進入狀態。有一位團員,練習時都嘻嘻哈哈的,常常被團長斥責,可是她一上台就換了個人,氣勢、語調展現得很好。另一位團員則是在演戲時,加入自身經歷,演到被後母虐待,就想起舊日情景,在練習的時候就哭了,正式表演時台下也很動容,有些觀眾也跟著哭了,非常真實、投入。

年年的中秋節歌仔戲表演,都吸引了將近三、四百位觀眾,社區回饋居民的壽桃全都發完,每個人都很開心,尤其是老人家,有的還會特別跑上前去稱讚,表示他們對歌仔戲的喜愛與支持。

團員們有這麼好的表現,除了有經驗的輔助,團長林馬得也功不可沒。林馬得從十歲開始學戲,待過金門上苑歌仔戲團,是新北市議會歌仔戲團的團員,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練。現職在市場做生意,但是對於歌仔戲的熱愛,他笑稱「像中了戲癮」,越演越有戲神,就持續到現在。

他總是嚴格要求每位演員的動作、神情、咬字,因為這關乎大家及社區的榮譽,要演戲就要演到被觀眾欣賞、誇讚,所以每年歌仔戲表演都在成長,有些甚至能演的比專業還好。

二O一八年中秋晚會表演,歌仔戲《一文錢》片段。 照片提供/埤墘社區

面對困難 學習與成長

歌仔戲團受到居民們的喜愛,不過在學習、排練的過程,著實辛苦又充滿挑戰。每期課程從六月開始籌備,經歷三個月的時間,一星期有一堂課,每次上四個小時,靠近中秋節可能一週要密集加強四到五天,唱腔、台詞、身段、劇幕等都要熟練。蔡素女說,有些居民會說明年不想演了、訓練太克難了,要拜託他們再來參加,還有加課時間不好調整,可最大一部分的問題是籌經費。

一場表演的音響、服裝、道具成本,訓練過程的餐點、人事費用,遠遠超過向政府申請的經費,加上社區課程由發展協會承擔,不足的金額參加者也要自掏腰包填補。於是社區從二O一六年開始,向政府請款梳化、道具製作課程的補助,由團長林馬得來指導大家,讓團員也能習得技術,不僅能親身參與,貼近與戲劇的距離,也能或多或少應變經費捉襟見肘的窘況。

此外,也促使了社區幹部黃月鏡、楊盈君開始學習新的領域。黃月鏡開始接觸音樂剪接,調整演員的配樂聲部,也要整理劇本,把文字從國語翻成台語,還要監工舞台布置;楊盈君則是學習如何寫計劃書、報告,剪接成果影片,籌備成果展。縱使做的過程有許多壓力,卻帶給他們很大的成就感與進步。

由於每年的劇目不同,燈光、布景、唱腔、身段幾乎都要重來一次,真的很辛勞。即便如此,也堅決不停歌仔戲團,因為這是埤墘的招牌,帶給了居民很多美好的歡樂回憶。

歌仔戲《鍘美案》中,懲處陳世美的龍頭鍘。 攝影/劉彥宜

保有熱忱 繼續走下去

在二O一八年,他們結合了歌仔戲,到新翔護理之家表演關懷弱勢、照顧老人。他們要離開的時候,那邊的老人家仍很依依不捨地問「你們什麼時候要再來表演?」,這一幕讓蔡素女深深感受到熱情演出帶來的感動。

至今埤墘社區演、唱歌仔戲有十一年,演了十一部包含孟麗君、鍘美案、一文錢等經典的戲曲,他們以熱忱扶持,團結互助,努力向前,帶動居民一起成長,發揚寶貴的歌仔戲文化。雖然現在無太多年輕人參與,但是暑假練習時,有小朋友一起來幫忙、陪長者聊天、看他們排演,蔡素女相信讓小孩慢慢接觸,也一種傳承給下一代的方式,持續邁向深耕社區、永續發展的目標。

採訪側記

這次訪談後,跟理事長和歌仔戲團長聊天,發現他們真的很熱愛自己在做的事,理事長也很親切地與我們分享社區活動和家庭照片,團長則是分享他從戲曲中感受到的人生百態,看到他們雙眼裡充滿亮光,著實感覺到用熱情支持社區活動的能量,也期待之後有機會見識埤墘中秋歌仔戲表演。

延伸閱讀

從家庭到舞台 媽媽劇團「興隆」社區

背負傳承使命 影子劇團再創皮影奇蹟

頭城「憨子弟」梁鈜傑 扛下重擔復興北管

允文弄舞於掌間 郭建甫的操偶故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埤墘歌仔戲 演唱傳統記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