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書店誌 盼台灣成為喜愛閱讀的島

第一本書店誌 盼台灣成為喜愛閱讀的島 | 華視新聞

許家誠、林宏濬、曾鈺庭  / 新竹市

每一間獨立書店成立的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故事與地緣,「先生對妻子的依賴讓她產生恐慌,於是她決定離開家、離開先生。跟著在金門讀大學的女兒走在金城老街上,看見一張頂讓的紅紙,開書店的想法瞬間烙印在她眼底。」於是「舊事書坊」靜悄悄地來到金門。《閱讀的島》為全台灣第一間書店誌,不僅提供書店、書籍情報,也邀請書店撰寫他們經營理念與故事,讓讀者一窺獨立書店背後的樣貌。

《閱讀的島》總編輯石芳瑜。 攝影/曾鈺庭

友善書業合作社刊物 提供書店訊息

《閱讀的島》為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所發行的刊物,合作社是由全台各地獨立書店共同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協助規模過小,難以向經銷商、出版社訂書的小型書店,取得他們所需的書籍,利用共同集單的方式向出版商、經銷商購書,目前集結近兩百位社員,涵蓋範圍除了台灣本島,還包含澎湖、金門的離島地區。

《閱讀的島》第一任總編輯為獨立書店「有河 book」店長詹正德,最初出刊目的主要為提供合作社內部成員資訊,讓成員彼此間知道哪裡開了新書店、書店有什麼活動,並且拋出書店議題,例如創刊號討論「圖書定價與折扣」,以凝聚社員的向心力。

喜愛寫作且為合作社理事之一的石芳瑜,於二〇一九年二月結束書店「永樂座」營業後,接下《閱讀的島》第二任總編輯,石芳榆表示:「當時我認為既然決定做刊物,那為什麼只對社員,何不也提供給關心書店、喜歡書店的讀者。」於是經過合作社理事們討論,最終決定將《閱讀的島》讀者群定位在合作社內部成員,以及喜愛閱讀並關心獨立書店的民眾。

台灣首本書店誌 為獨立書店提供曝光度

《閱讀的島》從二〇一七年一月創刊至今,雜誌四個月發行一期,為全台灣第一本書店誌,內容包含書店情報、新書店分享經營理念、舊書店講述回憶與故事、推薦書店選書或深度書評、合作社動態報導以及各項書業議題的探討。例如第六期「走讀台灣,閱讀台灣」介紹位處金門縣新加入合作社的書店「一把蔥」與「舊事書坊」;第七期「島嶼的性別記事」推薦《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82年生的金智英》等選書。

石芳瑜表示:「新書店或是小型書店曝光度不高,希望讓書店業者撰寫經營書店的故事,將理念發揚出去。」合作社不能只是協助書店社員購書,需要進一步提供獨立書店曝光方式,吸引喜愛閱讀的讀者走進書店。

經營《閱讀的島》遇到的困難為資金不足,發行雜誌目的並非商業化企圖,而是希望雜誌成為合作社與社員、讀者連結的方式。為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主要向文化部申請「推廣文學閱讀及人文活動」補助金,以維持雜誌的運作。

製圖/曾鈺庭

書店創造人與人互動的空間

石芳瑜去過台灣本島、離島大大小小的書店,她發現越偏鄉的地方,越需要有個書店。《閱讀的島》第六期其中一篇書店故事,便邀請位處台東縣長濱鄉「書粥」店長高耀威分享經營書店的故事,「當地的花店員工、民宿主人、野味廚師都曾在某個日常的時光來買書,小學生放學會來店裡寫功課,國中生會來談他的夢想與困惑。」

「生活在偏鄉的居民,很願意去親自到書店買書,因為這裡才能遇到人。」石芳瑜說。「書粥」創造一個空間,將附近的居民聚集過來,並且提供客人聊天、互動的機會,就好比去超商買東西,並不會跟旁邊的客人聊天,但是來到書店,自然而然能與身旁的人分享書籍內容,甚至在書店交到興趣相同的朋友,創造人與人互動就是實體書店的意義。

台灣友善書業合作社希望協助獨立書店經營,維持書店創造人際互動的意義,同時《閱讀的島》成為獨立書店的發聲、曝光管道,以及扮演傳遞書店訊息的角色。合作社理事之一的蘇志弘說:「雜誌大部分內容由書店老闆撰寫經營理念及故事,讓讀者了解書店業者關心的議題。」也許讀者在某個日常的時光,能到感興趣的獨立書店走走,遇見志同道合的人事物。

一位住在彰化的讀者宋小姐表示:「看了雜誌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獨立書店,並且對本地一間名為紅絲線的書店感興趣。」宋小姐表示高中就讀民風保守的彰化女子高級中學,對於「排除生理性別,我是男性還是女性」的性別意識探討相當不足,上了大學發現短頭髮、中性的服裝風格才符合自己喜愛的樣貌,於是希望找機會走進書店「紅絲線」,找到內心深處性別意識的解答。

《閱讀的島》邀請「書粥」店長高耀威撰寫書店故事。 攝影/曾鈺庭

讓讀者從書店角度 省思社會議題

《閱讀的島》顧名思義,希望推廣閱讀,讓台灣成為是個喜愛閱讀的島,推廣閱讀有很多人在做,但雜誌主要關注在「走進書店」這件事。在網路時代,人際關係逐漸疏離,需要個對話、互動空間,在書店舉辦講座便是很好的方式,像是合作社到澎湖馬公「植隱冊室」書店舉辦「島嶼的性別記事」講座,吸引一對已結婚的女同志讀者走進書店,分享關於性別意識的故事。

雜誌除了固定單元像是新書店介紹、推薦書單外,每一期會設定不同主題,邀請符合主題的書店撰稿,例如《閱讀的島》第七期「島嶼的性別記事」,邀請彰化的「紅絲線」、台北的「女書店」、桃園的「瑯嬛書屋」等書店,分享他們的性別文化觀察以及書店理念。至今雜誌主題除了「島嶼的性別記事」,還有「圖書定價與折扣」、「港澳星馬看台灣獨立書店」、「東南亞移民工在台灣」等。

《閱讀的島》未來計畫將增加巡迴講座,以及推廣閱讀的活動,像是舉辦好書市集等。石芳瑜表示,有讀者反映雜誌傳遞的議題過於艱澀,如何調整雜誌內容,讓讀者願意持續閱讀,也將成為雜誌未來的目標之一。

台灣友善書業合作社在彰化顏氏牧場的「島讀市集」擺攤。 圖片提供/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採訪側記

《閱讀的島》是在採訪前就已熟知的刊物,本身非常喜歡逛獨立書店,因為每一間獨立書店,都有獨特的存在背景與意義,書店的氛圍也相較連鎖書店親切,能與身旁的客人聊天。《閱讀的島》邀請獨立書店撰寫他們的故事,給予曝光的管道,協助獨立書店吸引讀者,維持書店創造人與人互動的意義,我也由衷的希望台灣獨立書店能持續經營。

延伸閱讀

篆刻溫度 鈐印雜誌推廣手作印章

有河Book 愛新詩有何不可

人們來去 只為了一起熬這一鍋「書粥」

更多新聞請看生命力


第一本書店誌 盼台灣成為喜愛閱讀的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