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寶村柑仔店 喚回兒時記憶

寶藏巖寶村柑仔店 喚回兒時記憶 | 華視新聞

賴慧津、林威彤  / 台北市

位於鄰近台北市公館商圈的寶藏巖文化村,早期為退休老兵的住宅,曾經面臨被拆遷的危機,但是透過寶藏文化村總幹事詹智雄及當地居民的努力,文化村不僅被保留下來,寶村柑仔店也跟著成立,保留居民的兒時回憶,社區菜園也打破一般傳統形象,作為觀光農場,提供居民及對種菜有興趣的人體驗種菜之樂。

寶藏巖「類眷村」里民合作拯救拆遷命運

詹智雄為從小居住在寶藏巖,距今已達七十幾年,詹智雄說原本寶藏巖居住大多是一些老兵,它跟一般眷村不同的點在於眷村是由國防部統一蓋的房子,提供一些未退役或已退役軍官居住,而寶藏巖則是由里民自行搭建,居住的大多是一般普通士兵、老兵,且都已退役。

在識閾工作室工作達一年的杜尚杰主要負責社區內各種修繕工作,當初會來寶藏巖服務主要因為媽媽是公館人,對這邊環境較熟悉,再加上喜歡寶藏巖的環境,希望能繼續保存這片土地,便選擇在這邊服務。

因為工作室位於寶藏巖文化村內,同時也負責社區營造的工作,例如:生態調查、培訓導覽人員等。 杜尚杰說雖然寶藏巖將以前居民故事完整的保留下來,但是隨著住戶數的減少,年輕人口外移,很難有年輕人願意接續傳承寶藏巖文化的工作,對寶藏巖的未來勢必是一大挑戰。

寶藏巖文化村散發濃厚古早味氣息。 攝影 /林威彤

後來在二十幾年前,政府將寶藏巖列為違章建築,導致居民面臨房子被拆遷的命運,於是詹智雄便毅然決然當總幹事,成立社區協會,與居民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撰寫請願書,最終也讓寶藏巖在二〇〇一年逃脫被拆遷的危機。

眷村定義判別。寶藏巖歷史發展。 製圖/賴慧津

寶村柑仔店 找回兒時回憶

寶村柑仔店於二〇一五年成立,詹智雄說當時在房子確定被保留下來後,需要一個平台,讓居民有事情可以做,便想到成立柑仔店。

柑仔店不僅增添聚落早期風貌,讓遊客可以了解三、四十年前生活樣貌。除了販賣一些早期社會常見的零食、玩物,還負責幫居民收包裹,除此之外,詹智雄藉由柑仔店提供社區的年長者或是弱勢族群工作機會,例如:柑仔店的收銀員、社區巡守隊、社區導覽服務員。

寶村柑仔店重溫美好舊時光。 攝影/林威彤

荒地變農地 打造觀光農場

寶村柑仔店前面原本有一片空地,經過長時間雜草叢生,詹智雄便將廢地再利用,原本以藝術菜園的模式管理,因為想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或了解農田生態,於是打造成觀光農場,讓居民認養土地種植蔬菜,或者向寶藏巖提出申請加入會員,支付租金,便可投入種菜的行列。

陳麗玉雖然不是寶藏巖社區居民,藉由朋友引薦認識寶藏巖社區,已以加入會員的方式支付租金認養土地,便開始種菜。陳麗玉說每次來到寶藏巖都覺得這裡很舒服,在每次看到自己種植的蔬菜逐漸長大,可以採收時,心裡都有滿滿的成就感。

不只有居民,喜歡種菜的人也可加入種菜行列。 攝影/林威彤

採訪側記

寶藏巖真的是一個很有溫度的社區,看到裡面的建築都是從舊時代延續下來,雖然中間有經過整修,但是仍看得出以前生活的痕跡,不過很可惜的是,由於當天柑仔店沒有營業,採訪過程中沒有機會走進柑仔店參觀,不然實在是很好奇以前父母小時候都是吃什麼零食,玩什麼玩具長大。

延伸閱讀

農田變花圃 為南園社區打造新地標

Open Green 打開忠順社區的綠美化生活

大稻埕秋穫季 傳統布業結合現代時尚設計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寶藏巖寶村柑仔店 喚回兒時記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